傳統零售的集客方式,多數是靠商圈人潮。只要挑對商圈,周邊就會有足夠的客流量,例如藥局、美妝店與通訊行。有好的地點,設計、裝潢、產品陳列與活動,來吸引客戶進門消費。所以,傳統開店的商業智慧裡,說開店賺錢有三要素,第一是地點,第二是地點,最後一個還是地點。佔有好地點的店,我們稱之為黃金店面,每天都是財源滾滾。
實體門市的最大成本壓力在租金與人事,也因此對經營連鎖品牌的老闆來說,只要店數夠多,營收自然多,就能多分攤固定成本而賺錢。而面對同業競爭、商圈移轉與電商分食,不少中小企業老闆永遠都在打帶跑。部分做品牌加盟的茶飲品牌老闆,為了快速獲利,就會以開新店養舊店,或不斷開發新品牌,大賺加盟店的錢。
科技網路與行動服務的快速進步,促成了新零售的變革。無論O2O、全通路或新零售,都是以客戶為中心來經營企業。新零售時代的市場重點,在以全通路方式去經營客戶。將線上以及實體通路的流量結合後,產生「全通路獲客」的效果。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星巴克或家樂福等零售業者,都積極的往新零售的方向發展。藉由大數據資產的資訊整合與活用,掌握忠誠客戶,創造持續價值。
傳統業績公式
在傳統的零售業中,我們有這樣的業績公式:銷售額=交易客數x客單價。交易客數的來源,等於「路過客數」x「進店率」x「成交率」。路過客數,跟你門市周邊的人流量有關,好地點自然容易帶來好的人流量。而店面設計、裝修與陳列,塑造門市集客力,能提高客戶進店比率。成交率要靠商品、服務與銷售技巧來提升。
客單價的依據來源,可以從品牌力、行銷力、商品力、服務力與銷售力,這五個力量來決定。不同通路與客群的定位,也會影響到單品的訂價與成交單價。在連鎖直營中,品牌的總業績來自所有直營店營業額的加總金額。根據季節影響,或是如直營店、百貨店與百貨專櫃等的不同通路型態,會在公式裡面加上新的計算變數。
加盟型態的體系,就會依據不同的加盟收入模式,會有不同的計算公式。以台灣最多數茶飲與早餐點的「自願加盟」型態為例,如一芳水果茶與麥味登早餐等。從授權加盟店來的收入項目,單店多數是加盟金、裝潢設備差額與權利金,加上原物料與商品的供貨收入。大概可以把總部的業績公式=(加盟單店的收入+供貨收入)x加盟店數。 (想追求自我成長的企業人士,請看新局企管網的 EZ 有聲課)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