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

【今周刊1344期】貼身專訪 隱市地王傳奇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9/21第792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補教名師嫁入百年家族
養地3心法「沒有地是無用」
918震出地質調查危機!
學界、官方考察為何不同調
 
   
封面故事
   
補教名師嫁入百年家族
養地3心法「沒有地是無用」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提起北台灣大地主,外界多半會聯想到三重幫的林堉璘、如今由他兒子林鴻南主掌的宏泰集團家族,但你能想像嗎,在大台北竟然還有一號人物,手中握有的土地數量與面積幾乎可與宏泰集團平起平坐;甚至在50多年前,三重幫的宏國、宏泰與聯邦建設投資興建的土地,都還要向這位地主交易取得。

這位個人式的大地主,就是隱身在台北市大稻埕迪化街上的隆遠集團莊家,光是台北市與新北市所持有的土地就高達兩百公頃,換算坪數約達60萬坪;此外,在台北市還坐擁不少精華地段的商辦大樓與店面,並持有日本東京的收益型不動產。《今周刊》委託估價師計算,粗估莊家土地市值與不動產開發價值高達千億元,是名符其實的「隱市富豪」。

莊家第八代接班人,今年56歲的隆遠集團掌門人莊子華搬出一大疊舊資料。莊子華翻開其中一落文件,家族百年歷史就在我們眼前娓娓道來。

從莊子華的阿祖落腳大稻埕起算,莊家在地起居、吃住歷經四代,將近170年。莊家在迪化街不僅是仕紳大戶,更是地方領袖,不僅家族擁有世代傳承的土地與資產,莊家近年從莊子華的母親、到他自己接棒,更在台北房地產界樹立名望,這故事要從莊媽媽——人稱「吳老師」的莊吳璇珠說起。

吳老師今年虛歲103歲(實歲101歲),9月中旬才剛過生日。這位人瑞級大地王,直到去年還在買賣土地,這一年來因疫情嚴峻才較少出門。

吳老師出身屏東基督教醫師世家,早年留學日本「山野設計學院」攻讀設計,回台後曾任教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現在的北一女)當家政老師,後來自行開設「美美洋裁補習班」,專門教裁縫與烹飪,鼎盛時期同時在圓環、東門與城內有3、4所分校。因學生眾多,還另闢宿舍給中南部來的學生,堪稱當年的補教名師,連宏國集團創辦人林堉琪的夫人林謝罕見都是她的學生。

吳老師雖嫁入望族,行事與心態卻是新時代女性。在婚前,她就用開補習班賺來的錢開始買土地,早在1950年代與丈夫莊家聲結婚時,就要求實施夫妻財產分開制。雖然身分是老師,卻能憑藉個人力量,年輕時就透過土地累積龐大財富,她的故事至今在房地產業仍是一頁傳奇。

綜合自己與母親的實戰經驗,莊子華也首度透露家族養地心法。

第一,買區段徵收土地要買夠大,而且確定不能變成「孤鳥」。因為區段徵收有規定最小分配面積,例如徵收範圍的土地100坪,地主可分回40坪,若取得面積太小,最後可能變成5、6個人合分一塊地,如果持分太少可能只能換回錢,甚至會賠錢。所以,買這類型土地要買得早、買夠多,才有勝算。

第二,土地漲價要忍耐,不輕言出售。熟悉吳老師的建商都知道,要吳老師賣地,通常要找到下一塊條件夠好的地賣給她,她才願意賣出手上的土地。她堅持土地庫存有出就要有進,絕不讓資金閒置。

第三,土地只要便宜就買,沒有無用的土地。莊子華看過不少人繼承土地的時候會考量「這塊太偏僻我不要、那塊太零碎我不要」,會挑地。他有朋友為了逃避繳30多萬元的遺產稅,原想拋棄繼承,沒想到那筆土地在兩年後被政府劃進都市計畫範圍內,原本沒人要的土地身價水漲船高,繼承人突然間變成億萬富翁,「沒一塊地無路用,只是時間還沒到而已。」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44 期謝謝!)

918震出地質調查危機!
學界、官方考察為何不同調
今周刊•撰文:簡惠茹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經費年年降低,調查活動斷層人力僅10人,此次918強震,更凸顯了政府對於敏感地質區調查能量不足的危機。

「這是個很奇怪的地震,目前了解有限??,這個地區應該有不知道的構造存在。」9月17日晚間,台東發生規模6.4級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如此對外表示。隔日下午,台東再發生6.8級強震,外界質疑此為「登記有案」的池上斷層所致;但兩日後,陳國昌又表示「並非發生在池上斷層」。

於是,這兩波地震除了造成怵目驚心的各地災情,也留下了「不知從何發生」的大問號。問號至今難解,但在專家眼中,這些未知,已凸顯了政府對於敏感地質區調查能量不足的危機。

人力緊繃、預算不足 每年僅可調查一處敏感地質

「相較於官方公布的版本,學界早有更多斷層研究,數量遠超過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以下簡稱地調所)的調查。」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退休教授李錫堤攤開一張台灣地圖,上面密密麻麻標示著多條紅線,並且加註斷層名稱。

這份來自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的資料上,一共標誌了59條斷層。此外,台灣大學地質系退休教授陳文山也曾在2016年指出,全台活動斷層共有49條。無論是哪個版本,數量都遠多於地調所公布的36條。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討論認為,本次地震與「中央山脈斷層」有關,但目前地調所公布的36條斷層中,並未包含中央山脈斷層,反倒在李錫堤的地圖上清楚標示。

當然,學界的發現終究需要由經濟部透過調查研究進行確認,官方不能照單全收,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顏宏元也表示,中央山脈調查有其難度,而外界對中央山脈斷層的研究資料亦相當稀少,「我直接走進深山調查了10多年的時間,直到近年才整理出中央山脈東側有地震密集帶,而這次地震發生地點,就在此密集帶。」

但這就點出更核心的關鍵問題,主管地質調查的經濟部如何看待學界的研究?又如何確認學者的發現?

其實在今年3月,監察院才以「長期未更新活動斷層分布圖」、「不重視學界調查」為由,對經濟部提出糾正。報告中的用詞頗重,認為經濟部「顯然未重視國家重要基礎地質調查工作,造成國家與民間工程選址於未正式公告之活動斷層線上而不自知??,遑論防災管理之超前部署。」

至於原因,監察院報告則寫到,經濟部「長期以來未給予地調所充分資源,難以進行調查與審定」。從數字看,經濟部地調所辦理活動斷層之業務人力,目前僅有10人,包含組長1人、科長2人,其餘承辦人7人;再者,地調所近3年「活動斷層部分」的預算也是不增反減,從2019年的4201萬元,到去年降至3850萬元。

以此人力與預算,在監察院報告中,也看到經濟部評估自身調查能量表示:「每年最多僅能進行一處地質敏感區的補充調查。」

對此,李錫堤直言,「行政院應擴充地調所的人員編制,讓地調所的員額更充足,否則調查速度快不起來。」他強調,學術界公布研究結果後,地調所還要經過調查,位置精度也要更準確,「以現在的人力,確實相當不足。」

欠缺海域斷層調查 導致離岸風電業者選址受阻

李錫堤以日本為例,日本的斷層調查除了由中央的行政法人進行,官方單位也會跟各地方政府及各地大學地質系、地理系老師合作調查,因此才能得到綿密的調查結果,「這是目前在台灣還看不到的。」

此外,監察院報告中,也舉日本調查機構的人力配置為例,凸顯落差。以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為例,其地質調查中心有197名員工,一年支出約台幣24億元。

必須注意的是,目前地調所公布的36條斷層帶,並不包含台灣附近海域斷層。離岸風電是現今政府的重要政策,但地調所直到今年才新增8800萬元經費,進行「離岸風場海域地質調查及地質環境資訊服務」計畫,全面調查離岸風場海域地質,其中包含斷層構造等。

由於官方未公布台灣海域活動斷層,有關離岸海域的斷層形狀、長度與活動等資訊不足,因此離岸風電業者難以進行地震危害度的評估。目前也擔任環評委員的李錫堤就無奈表示,「官方未公布海域斷層資料,所以我參與環評審查的時候,都會要求廠商要參考國內海域斷層的學術資料,才能確實掌握風險。」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44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影/女王葬禮為何他「折斷白杖」?梅根送最後一程哭到妝全花、查爾斯低頭拭淚

你身邊有天選之人?科學家以「自排車」揭密!擋得住BA.5?過來人這麼說

「想和平,請做好戰爭準備」為何華府通過《台灣政策法》幫助我們?道理在孫子兵法裡

基層警告白:最靠近開槍的一次只是上膛…殺警案喧騰一時,關鍵法案為何還躺在立院?

曾在金融海嘯大賺數倍,投資達人雷浩斯這次鎖定宏�痋B中鼎小金雞,6檔口袋名單曝光

坐溪畔吃原民無菜單「流水席」 體驗透明獨木舟徜徉夢幻台東藍
「台東藍」是大自然賜予台東,最純粹夢幻的顏色,來到東海岸徜徉碧海藍天,享受戲水、衝浪、SUP和獨木舟等水上活動,是貼近台東藍的方式。不只是動感的體驗,重視文化、佳餚、快樂分享的阿美族生活文化,是東海岸的魅力之一。

成功人士與眾不同的 9 個做法 從正確付出努力開始!
就算是天資聰穎、成就非凡的人,也很難理解自己究竟為何成功或失敗。直覺的答案,可能就是你天生具備某些才能,而欠缺其他才能;但這個答案只是整個拼圖裡的一小塊。其實,數十年針對「成就」的研究顯示,成功的人之所以能達成目標,並不只是因為天生的才能,而比較常是因為他們做了什麼努力。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