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奧運在東京二度舉辦,還是未來社會型態(社會5.0)的落實,對絕大多數的日本人而言,2020年都將是一個變動激烈但充滿機會的年度。但是,越是變動激烈的時代,日本的就業市場越傾向尋求安定。舉例來說,日本大型人力招募暨綜合媒體公司的邁那比(Mynavi),調查2020年度的日本大學畢業生時發現,學生選擇企業時的第一考量,已從「實現自我」轉為「追求安定」。 比照過去做的調查後可以發現,日本大學生求職時的考量,長期以來的排序是「實現自我」、「安定」、「薪資」以及「企業潛力」。但自2015年開始,「追求安定」的考量呈現上揚趨勢,並於2020年爬升至日本大學生求職時的第一考量。此一轉變的背景與原因,主要是在全球經貿秩序的變動(例如:美中貿易衝突)、科技的快速進展(例如:AI與大數據)、勞動環境的改變(例如:外籍勞動者的引進與勞動方式的改革)下,直接影響了日本求職者的心理狀態,並在劇烈變化中凸顯「安定」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日本的求職者所追求的安定,包括薪資福利、差勤休假、職場環境等制度面上的安定之外,也重視企業如何因應未來科技的成長潛力。這也讓當今的日本大學生在求職時,除了考量傳統的大型企業之外,也不排除在具成長潛力的新興企業裡工作。即便如此,大型企業,特別是早已跨足新興科技的大型企業,依舊是目前日本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最愛。
平成時代 商社重工門檻高
若對照全球經濟發展,以及日本企業的經營環境,不難發現日本求職者對大型企業的嚮往,亦出現一些顯著的變化。當然,文科畢業或理科畢業的日本大學應屆畢業生,優先選擇的企業也會有極大的不同。以平成的31年間為例(1989∼2019年),日本的大學文科畢業生嚮往進入的大型企業,1990年代是以5大商社(三菱、三井、伊藤忠、住友、丸紅)、通訊公司(NTT)為主;2000年之後則以銀行業(瑞穗、三菱東京UFJ、三井住友)為主;2010年之後,航空運輸(JAL、ANA)、旅遊(JTB)與廣告代理公司(電通、博報堂),成為文科畢業生求職時的人氣企業。
而日本的大學理科畢業生嚮往進入的大型企業,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前,是以電子電機業(SONY、NEC、Panasonic)、汽車業(Toyota、Honda)、重工業(日立製作所、三菱重工)為主;2009年之後,食品(明治、味之素、可果美)、鐵路運輸(JR東日本)成為理科畢業生求職時的人氣企業。少數企業如資生堂(Shiseido),則是同時受到文科與理科畢業生的喜愛。
搶破頭的菁英會社
整理邁那比的求職者人氣企業的年度調查後,可以發現平成年間最受日本大學文科畢業生青睞的企業,也是獲得第一名次數最多的企業,依序是旅遊業的JTB(獲20次第1名)、通訊業的NTT(獲5次第1名)、航空運輸的ANA(獲4次第1名)。而平成年間最受日本大學理科畢業生青睞的企業,也是獲得第一名次數最多的企業,依序是電子電機業的SONY(獲14次第1名)、汽車業的Toyota(獲6次第1名),以及同樣是電子電機業的NEC(獲5次第1名)。
另一方面,人氣較高的日本企業,通常相對比較難進入。《東洋經濟》參考各企業採用的應屆大學生資料,依據其畢業學校的入學難度(日本稱之為「偏差值」),算出日本企業的「就業難度」。在最新的統計資料中,強調菁英的5大商社,在就業難度前10名中占了4名。而三菱集團的三菱商事、三菱物產、三菱地所,更是高居前3名。以三菱商事為例,依據該公司最新的聘用資料,新聘員工中有6成為入學難度極高的名校。包括慶應大學畢業生39人;早稻田大學畢業生27人;東京大學畢業生24人;京都大學畢業生13人以及一橋大學畢業生9人。
此外,日本出版業的就業也屬於高難度。在前一次調查中,日本國內就業難度最高的企業,就是出版業的集英社。而另一家大型出版企業「講談社」,則是位居就業難度的第3名。在最新的調查中,雖然集英社與講談社分別滑落至第11名與第13名,但依舊是最難進入的企業之一(或者應該說是具有名校迷思的企業)。
若分析就業難度排行的各家企業資料,可以發現,電通、博報堂等廣告代理業的難度最高,其次是電視台等影視媒體產業,接下來分別是以資源物產有關的石油礦業,例如:三菱、伊藤忠等商社;與日本經濟新聞、讀賣新聞等報紙媒體,以及集英社、講談社、小學館等出版業。至於日本就業難度最低的業種,前3名依序是外食產業、海陸運輸產業與超市量販產業等。
職場預備軍的3傾向
上述的統計資料顯示,對2020年即將畢業的日本應屆大學生而言,即便經濟景氣環境變動劇烈,大型企業依舊是日本職場新鮮人的最愛。但是,有幾個有趣的變化值得關注。
第一,選擇產業類別的人逐漸增加。這表示,原本以企業為選項的日本求職者開始重視趨勢變化,傾向選擇有潛力的產業類別工作。例如:面對未來社會,擁有龐大數據資料的傳媒出版業,被認為是一個極有潛力的業種。因此,無論是電視台、報紙還是出版業,都是在新鮮人族群裡具有人氣的產業。
第二,文科畢業生傾向選擇符合個人興趣喜好的企業。例如:以數位遊戲商品知名的科樂美(Konami),從前次調查的62名,大幅躍升至本次調查的第8名。這是因為科樂美近年積極發展運動健身部門,其營收已占整體企業集團的3成。此一發展,讓許多平時喜歡運動、關注健康的社會新鮮人選擇科樂美企業。
第三,理科畢業生傾向選擇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企業。例如:在最新的前10名理科畢業生人氣企業中,有6家企業屬於生活飲食用品企業,分別是第2名的味之素(Ajinomoto);第3名的明治(Meiji);第4名的可果美(Kagome);第7名的三得利(Suntory);第8名的朝日啤酒(ASAHI Beer);第9名的森永乳業(Morinaga)。
然而,備受日本求職者青睞的大型企業,選擇人才的基準在近年又出現何種趨勢變化?日本東京大學與三菱總合研究所的團隊,從求職網站上取得2萬家企業的招募員工基準進行分析時發現,日本大企業重視的員工特質是具現實性的「自主能力」,即自行對應變化的能力與自行解決課題的能力。主要是因為大企業的規模龐大、業務多元,需要自主與及時應變的人才;而日本中小企業重視的是個人「精神特質」,即挑戰的精神與認真的態度。主要原因是中小企業規模較小、業務單純,需要遵守規律、工作認真,以及對於單一技術專精的員工。
中小企業的學用落差
值得注意的是,當多數日本應屆大學畢業生都嚮往進入大型企業之際,日本大企業所揭示的員工招募基準,就會直接影響日本大學教育規劃的方向,以及大學生學習的方向。然而,這樣的發展,反而忽視了中小企業的人才需求。在日本,中小企業每年吸納了6成以上的求職者,但日本的大學教育與社會氛圍卻未能理解其人才需求。在邁入2020年代的新社會發展趨勢下,如何有效調整此一學用與供需之間的落差,將會直接影響日本企業與產業的競爭力。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0年3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