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紀越大,接觸的案例累積也越來越多了,回頭看看自己過去的經歷,就覺得很不好意思,所以說「薑還是老的辣」這句話是肯定沒錯的;雖然我是老江湖,擁有豐富經驗、也有廣大人脈,卻不見得有執行力,如果沒有年輕人幫我「跑腿」落實我的構想,我還是一位只會出嘴巴沒用的傢伙,因此我很「需要」年輕人。
【你懂得找門路嗎?】
之前台商月刊的台北商務會館開幕,十多位年輕的朋友主動來協助我,讓那麼多繁瑣的雜務可以妥善打點,也讓開幕茶會進行的很順利,雖然我沒說多少好話,可是我內心是記著這些恩情的。
我年輕時候,在飯店當人事主任,工作中認識一位電視節目製作人,我主動說要去幫他的節目當義工,從此而進入影視界幕後,那些經歷在我的一生中「受用無窮」,如果我要有薪水才去做,誰鳥我?他幹嘛請我這沒經驗的小子?很多位子是一種「難得的歷練」,沒錢你都要去搶,我現在身邊也有許多位子,也願意提供給有前瞻性的年輕人「練功夫」。
後來我認識一位政大新聞系的小女生,她利用課餘去幫政治人物「搞電腦」,這部分對於我們這種老人家是最需要的「技術」,聽她說,很多知名政治人物都認他做乾女兒,哇靠!我要找這些大人物,還要跟她拜託喔!
【不一樣,你才能被注意到】
有次去給一群設計師演講,這些設計師都是不簡單的專家,很多是喝洋墨水的碩士,看得出他們的表情一付付「要考倒我」的精明狀,有的直直切入主題問:「你對設計公司內行嗎?你可以教我們設計公司如何賺錢嗎?」這場演講我沒有題綱,也沒發講義,大家一個個睜大眼睛想著「我看你能說什麼?」
我還是跟寫文章一樣的習慣,用心情抒發方式自由發表,每個人聽的聚精會神,因為我每一句都盯著台下聽眾說:「你在想什麼?我都知道!你想聽的馬上會說到,你不要打瞌睡,不然就漏掉了。」
中途休息時間,一位資深設計師趨前跟我說:「我從沒有聽過這種演講風格,你的觀念跟講話方式都很特殊,聽你演講我感觸很深,你怎會這麼出眾?」
主辦單位私下跟我透露,好多人都說:「今天很多話都是從來沒聽過的,下午這時間花的很值得。」
【你先裝笨,你才能看到真相】
實在說,我很不喜歡演講,迫不得已我絕對不演講,所以我接的場子都是好朋友自己的,我純粹是幫他們捧場,也不計較酬勞的,因為這不是我的主業。
就跟我常說的,一樣在賺錢,你選擇哪一種方式?一樣在演講,你選擇哪一種方式?我就是要跟人家不一樣,而且我要求更好的效果,這是我一向「贏人一步」的精神。
在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現在「不如人」,你就要好好檢討自己的想法「哪裡不對」,而不是「固執己見」,這是很簡單的邏輯,連這個都搞不懂,你當然會「繼續錯」下去了!
我今天演講下的結論是「你每天都想到新的方法了嗎?」如果沒有,那你今天白過了吧?尤其有些人的觀念很奇怪,連我給他「門票」,他都會質疑「我進去要看什麼?」如果用這種「自以為精明」的心態,你真的別想看到什麼「玄機」!因為我會這樣想:「既然你都知道,那還用告訴你嗎?」
歡迎前來拜訪 「吳建宏顧問的臉書」 (想追求自我成長的企業人士,請直接點選這裡!)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