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辨識技術(Biometric Technology)可以精準的辨識個體,甚至判讀一個人的情緒,使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也成為確保安全與防止詐欺的強大工具。法國前瞻技術研究顧問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分析,2013年就由指紋辨識帶動了第一波生物辨識浪潮,然而,這波浪潮已在2017年,隨著蘋果iPhone X的發表而落幕,接棒演出的第二波大浪(Second Wave),就是新興科技「人臉辨識」(Facial Recognition)。
全球性的人臉寶藏
Yole Développement的報告指出,未來4年在生物辨識市場中,人臉辨識技術的成長率,將會領先指紋、虹膜與聲紋辨識。其中的商機有多大?由美國市調公司CB Insights發佈的發展趨勢報告透露,人臉辨識是2019年人工智慧(Arti cial Intelligence, AI)最具市場規模的必要科技;調研機構Variant Market Research數據顯示,人臉辨識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154億美元,在2016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均成長率將達21.4%。
人臉辨識技術為何得以變得越來越強大?其實,這得要歸功於你我的臉。來自於社群網路、照片網站以及交友軟體交織構成的照片資料庫,正在全世界流通、共享,形成龐大的生態系統,助長人臉辨識的普及;Facebook、Google這類科技巨擘,很可能已經掌握最大的人臉數據庫;眾多的公司與大學,也已經與澳洲、中國、印度、新加坡、瑞士等國的研究人員、政府、私人企業,廣泛的分享了他們的「人臉寶藏」,以作為培訓AI之用。
有了技術與資料庫的支持,人臉辨識的需求大浪也襲向世界各地。Variant Market Research指出,推動全球人臉辨識市場飆速成長的主要因素有2個。首先,對公共場所監控的需求不斷增長;其次,政府與國防等產業使用相關技術帶動。
中印穩居冠亞軍
從區域性來看,以中國為首的亞太地區,相關營收及成長幅度遠勝於歐洲、北美等區域,穩居冠軍。其中,最大的推動力道,就是來自中國預計在2020年實施的「社會信用體系」。英國數據公司Comparitech統計,中國目前已佈建約2億台監視器。在全球「監控城」排行榜前10名中,中國就包辦8個,前3名分別是重慶、深圳、上海,每1千人分配超過100台監視器。預計來到2022年,光是中國的監視器就將增至6億台,也就是大約每2人就有1台監視器盯著。
「監控城」的普及,也造就中國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獨角獸的壯大。CB Insights報告指出,全球一半以上的頂級AI獨角獸,都來自中國,甚至前11強就有了5名之多。其中,以估值45億美元排名榜首的商湯科技(SenseTime),就是以人臉辨識技術領先同業;另外一家企業曠視科技(Megvii)獲得阿里巴巴集團高額融資,其中刷臉支付技術更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選為10大創新科技之一。另外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依圖科技(YITU Technology),則可利用其開發的臉部掃描平台,在幾秒內從高達20億人的資料庫中,成功辨識個人,準確率高達95.5%。
無獨有偶,位於亞洲,人口數同樣超過13億人的印度,同樣著手進行「中國式人臉辨識」計畫。現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正打算建立一套人臉辨識系統,串聯印度各地的監視器,用來幫助警察辨別罪犯、失蹤人口,甚至是屍體;印度政府表示,這項措施主要是在幫助世界上警力最不足的國家,根據統計幾乎每724位公民才有1名員警,遠低於全球標準。由於需求十分龐大,也意味著龐大的商機,印度市場研調機構TechSci Research預估,到了2024年,印度人臉辨識市場將成長6倍,幾乎與中國匹敵。
美國3大產業聚焦
人臉辨識競賽已經席捲全球,美國當然也不遑多讓,根據CB Insights分析,美國對於人臉辨識的興趣激增,同樣的也出自於政府與國防相關的需求,許多公司正為了法律執行,開發相關技術與應用。例如:電商龍頭Amazon提供其人臉辨識技術「Amazon Rekognition」給執法機構,可對影像串流提供即時分析,隨著時間演進,不論是情緒檢測以及年齡範圍的精準度,都大有改進;AI公司Veritone開發的IDentify臉部辨識軟體,則可比對照片與罪犯資料庫的圖像,以協助找到嫌疑犯,執法警員形容這個系統「非常精準」。當然,人臉辨識應用的場景十分多元,除了監控之外,更能包含能源管理、醫療、飯店服務、保險安全監控、門禁管理等垂直領域,未來將有機會遍地開花。
CB Insights觀察美國不同產業對於人臉辨識的應用,提出以下觀察:
1.金融業──很少產業能像金融業,利用人臉辨識作為用戶的身分驗證,並在安全性和詐欺預防獲得了很高的溢價。大通銀行(Chase)、USAA等金融業,利用iPhone的「Face ID」登入行動銀行APP;英國的勞埃德銀行(Lloyds Bank)則引進微軟的生物辨識技術(Biometric)。
2.保險業──未來透過人臉辨識來為保單提供報價,可能不再只是空想,而是習以為常的慣例。保險科技新創Lapetus開發了一項能評估健康狀況的人臉辨識技術,結合生物統計等方式,來推測壽命,來幫助保險公司為保單定價,甚至可以不用進行體檢就能承保壽險,目前正與多家業者合作測試中。保險商Legal & General America曾與它合作,在2018年發表一項鎖定年輕族群的線上保單報價工具,透過上傳照片,即可評估個人的年齡、性別、BMI等,就是運用臉部辨識技術。
3.餐飲業──透過人臉辨識技術,食品、飲料與餐飲品牌更有機會提供更客製化的體驗,或者提昇服務品質。冷凍披薩品牌DiGiorno在行銷活動中導入臉部辨識,分析在DiGiorno的聚會中人們的表情,衡量人們對披薩的情緒反應;飲料巨頭可口可樂更在2014年,於澳洲設置搭載人臉辨識技術的販賣機,一方面蒐集消費行為數據,同時也針對不同類型顧客投放客製化廣告,例如:針對女性推薦低卡飲料。
然而,儘管從安全或商業的角度看人臉辨識,這是一個相當受歡迎的未來產業,但若從個人隱私權的立場出發,這項技術同時存在了不少疑慮與挑戰。越來越多執法機構以此來維護安全,但公民自由主義者認為,隱私問題恐怕會超過安全性的價值,更何況,人臉辨識可能出現誤判,這也將是產業生態系中的每個角色,無法迴避的難題。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9年11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