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19)年底在湖北省武漢市出現27例肺炎病例,7例病情危重,主要的病徵為發燒、呼吸困難、雙肺有浸潤性病灶,大部分患者為武漢市江漢區華南海鮮市場的商家。此時在通訊軟體微信已有中國的醫師開始示警,可能有棘手的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傳染。去年12月31日中國政府強調此新病毒尚未發展成為人傳人,隔天-今(2020)年1月1日就將華南海鮮市場封鎖,20天後中國醫學專家首次透漏「可能有」人傳人的現象,再隔3天,武漢市突然宣布封城-不需要看中國官方發布的確診人數,從採取的封城、封路動作,就能一窺此新型冠狀病毒的可怕。今年2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給此新病毒一個正式的名稱-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當時中國確認病例為44,653人,全球其他國家/地區確診數為496人。
全球疫情延燒,從亞洲燒往歐美
根據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截至今年4月1日,全球已累計838,568例確診,大約一個多月的時間全球確診人數以千倍速度延燒(不含中國),分布於180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184,183例、義大利105,792例、西班牙94,417例、中國81,554例及德國61,913例為多;病例中41,367例死亡,以義大利12,428例、西班牙8,189例、美國3,721例、法國3,523例及中國3,312例為多。
臺灣多虧有專業的醫療專家們及政府團隊的辛苦,使臺灣疫情控制得宜,然而臺灣位在世界供應鏈的一角,即使控制住了疫情侵襲,也面臨供應鏈斷鏈的挑戰。為了控制疫情蔓延,中國於今年1月23日開始湖北省武漢封城,組裝工廠沒有勞工、原料,供應鏈缺工缺料的挑戰開始浮上檯面,隨著疫情擴散,各國陸續開始封城,限制人民外出行動。蘋果曾在今年3月中旬祭出手機限購令,美國、中國、臺灣等地的蘋果官網IPHONE限購2支,雖然過了一個周末即解除手機限購,但也透漏出曾經有的供應鏈危機。
供應鏈危機未消停,經濟副作用剛開始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3月24日報導,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省企業復工率已達85%,即使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各地能陸續復工,提供高階材料的日韓歐美仍在疫情肆虐中,供應鏈完全回復還需要時間。不過,更艱鉅的困難仍在後面,即使生產、製造的能量回升,民間消費力道已經開始衰退,為了控制新冠肺炎的傳染,各國紛紛限制人民行動,嚴重影響日常消費與休閒娛樂活動,各國旅遊、交通、餐飲、娛樂、零售等產業在今年3月紛紛重摔。根據我國經濟部統計處與3月底所發布今年1、2月統計資料就可見端倪,百貨公司營業額因受疫情導致來客數減少,營業額較去年略減3%,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因出入境旅客大幅減少影響免稅店業績,年減22.4%,這還只是統計至今年2月底而已。
為了拯救國內因疫情而日漸衰退的消費力道,經濟部在第一階段紓困特別預算中推出了「振興抵用券」,將在疫情過後隨住宿發放,住宿每房800元,分為夜市、商圈、餐廳與藝文活動等4個領域各200元。然而疫情不見短期間消退的跡象,在消退之前業者恐怕已難以生存,因此促使政府在第二波紓困特別預算接著推出「酷碰券」,預計匡列的預算與振興抵用券同為20餘億元,並以行動支付的方式提供消費者於實體消費中折抵,除了刺激內需消費的動能,還能推展行動支付普及使用。
疫情肆虐中小企業,全球皆然
受限於消費力的緊縮,首當其衝為中小企業,尤其對臺灣來說,中小企業更是維持經濟的骨幹,根據每年底經濟部所發布的中小企業白皮書,2019年底臺灣中小企業家數達146萬家,占全體企業97.6%;中小企業就業人數達896.5萬人,占全國就業人數78.4%。然而,相對於大型跨國企業較有能力度過疫情挑戰,中小企業可能就沒有如此幸運的能力,因此綜觀我國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紓困振興預算,是否有足夠的力道協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養活中小企業所雇用的勞工,支付租金與貸款,將是新冠肺炎在經濟上留下多少後遺症的關鍵。
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的舉足輕重,不僅是臺灣的重要課題,對全球大部分的國家來說亦是。OECD統計各國中小企業對經營狀況的預估,截至3月中旬,歐洲各國已有六至七成的中小企業反映其收入下降,在OECD的報告中也指出,大多數國家都已經開始進行中小企業的協助措施,包括協助傳播防疫的知識,提供勞工更靈活的工時或疫情所需的病假,因應裁員的補助,有的國家有透過稅收減免、提供貸款擔保或補助。甚至還有國家已經採取行動幫助中小企業採用新的工作流程、快速進入數位化等方式,協助中小企業開拓新的市場。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0.4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