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院所身處在疫情第一線,風險的控制攸關人命,如何降低可能的風險,利用科技是解方之一。工研院與臺北醫學大學新創公司合作,在北醫附設醫院的類負壓隔離病房導入共同開發之「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運用「非接觸影像心律偵測」及「物聯網智慧閘道器」(IoT Gateway)等技術,即時掌握病人的心律、呼吸、體溫等生理資訊,離床情形包括是否有外出感染或跌倒的可能,醫護人員無須接觸病人,降低感染風險也提高照護效率。因此,會計研究月刊編輯部專訪臺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羅友聲,以及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副經理楊承益,說明醫療與技術如何結合,以降低醫護人員所面臨的風險。
從照護需求開始 尋找科技解決方案
談到建立零接觸式防疫平台的契機,羅友聲說道,當時北醫附設醫院已將部分普通病房改裝為類負壓病房,利用空氣清淨機原理過濾病毒,以應新冠肺炎患者治療所需。不過,量測病人生理數值的儀器,必須裝在病人身上,醫護同仁必須定時進入病房觀察數值,並關心病人狀態。因此參考以往研發重症照顧病房(ICU)導入科技的經驗,與工研院合作,找出可以遠距量測生理參數的儀器,護理同仁就可以遠端監控病人的狀態。疫情期間原本醫護人員每天約須進入隔離病房12-15次,每次必須花20分鐘穿上防護衣,採用非接觸式量測之後,大幅減少感染風險與醫療資源的浪費,也減輕了醫護同仁的心理負擔。
談到平台布建的過程,楊承益解釋,是從照護病人所需的數據開始,尋找適合的解決方案及感測裝置。蒐集醫療數據之後,由工研院負責整合,並將醫療資訊的標準化,將數據傳送至護理戰情室。羅友聲補充說道,在與醫護同仁確認需求的過程中發現,新冠肺炎疑似個案未必是確診病例,其活動力甚至可能比一般人還要好,因此照護需求只是需要知道病人在病房內狀態,以及需要哪些協助。因此平台除了可以遠端觀測之外,也將照護工作搬到線上-醫護同仁與病人之間也可以聯繫,醫師與醫師之間也可以進行線上討論。
從抗疫轉向長照 感測儀器持續進化
不過,由於臺灣疫情控制得宜,因此也開始將應用場景從「病房」轉為「居家」。「這個照護平台的願景是:今日防疫,明日長照」楊承益解釋,未來邁向高齡化社會,醫療人員勢必不足,這些防疫感測裝置恰好能解決長照需要。由於目前量測儀器較多,較難應用於居家場景,因此會將感測器進行融合,希望以更少的感測器,偵測更多的數據。同時,也會與北醫持續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慧模型,使感測器所蒐集的數字能推估更多生理訊號,並進行臨床試驗,以調校準確度與穩定度。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0.8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