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把華為及70家關聯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以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或對此構成重大風險為由,禁止華為在未經美國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從美國企業獲得元器件和相關技術,包括Google、Lumentum Holdings、英飛凌(Infineon)、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超微(AMD)、賽靈思(Xilinx)、美光(Micron)等公司因而立即宣布停止和華為進行業務往來。 以往各種電子產品的最上游射頻元件、感測器與手機上所使用的Google行動服務(Google Mobile Services)、處理器(ARM架構),幾乎都是歐美供應商所壟斷,眼看美國拿華為禁令來擋「中國製造2025」離成功只差一步。不過華為在9月推出Mate 30系列,搭載基於Android 10開發的EMUI 10操作介面,雖然仍是Android作業系統,未預載Google應用服務(仍可自行下載),推出自家的華為行動服務(HUAWEI Mobile Services)取代。
貿易戰半導體影響大
華為手機晶片幾乎都做到去美化,改用非美系供應商(如中國、台灣、日本等),一樣有辦法運作。其在5G基地台方面,也做到全部國產化,不必使用賽靈思的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晶片,繼續出貨給已經簽定的60多個合約(包含32個歐洲合約)。
過去半年來,就產業來看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半導體,包括半導體製造、射頻元件、感測器領域。由於改採非美系零件所帶來的替代效果,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2019年表現強勢,使投資在半導體設備製造、IC設計、封測廠商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一期收穫豐碩,其所投資的18家A股上市公司到12月帳面上已經大賺逾人民幣250億元。
其中,獲利排名第1名的中微半導體大賺60.98億元人民幣,報酬率高達12.71倍,居18家公司首位;兆易創新與匯頂科技分居第2位、第3位,分別為大基金帶來42.21億元人民幣、32.06億元人民幣獲利,報酬率分別為2.91倍、1.15倍;第4位的北方華創,獲利27.39億元人民幣,報酬率1.81倍;通富微電、長電科技分居第5位、第6位,獲利25.93億元人民幣、20.75億元人民幣,報酬率分別4.05、0.45倍。
製造與設備成長迅速
大基金獲利排名第1名的中微半導體與第4名的北方華創都是設備股,主因在於追趕美國所需要的先進製程的研發,以前設備可能直接跟美國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Tencor)等公司購買,而現在去美化效應使得專攻蝕刻機(etching machine)的中微半導體,以及在氧化爐、蝕刻機、薄膜沉積設備和清洗設備等方面領先的北方華創成為市場新寵。
蝕刻製程會移除晶圓表面的特定區域,以沉積其他材料,而濕式蝕刻(即所謂的濕製程)主攻用於清潔晶圓,台灣主要領導廠商為弘塑(3131),主要製造金屬蝕刻設備、金屬化鍍設備、8吋及12吋單晶片旋轉清洗設備等,其在台灣主要客戶包括:台積電(2330)、矽品、日月光投控(3711)…等,中國大陸客戶包含:中芯、宏達…..等。弘塑今年前3季每股盈餘已達8元,明年成長可期。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19/12/13 No.1175】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