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部鐵道局基於乘客安全,在臺鐵豐原站進行「智慧型影像監控系統」測試,因原規劃項目包含人臉辨識功能,配合大型人臉資料庫偵測特定黑名單(如通緝犯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而鐵道局也立即表示該功能將確定不啟用。
然而,社會大眾真的這麼在意人臉辨識對於「隱私」的侵害嗎?還記得臉書(Facebook;FB)上「#10年挑戰」熱潮嗎?臉友們紛紛貼上自己10年前後對照相片的同時,正是給了FB訓練人臉辨識AI大量且正確資料,FB比你還要更容易辨認出不同年紀的你。在吸引親友按讚的同時,你的照片連同按讚的臉友與你的互動,一併都成為FB的資產,你又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我們都身處於科技巨頭打造的溫柔鄉
「嘿Siri,今天天氣怎麼樣?」「松山區今天多雲,溫度25 度到29 度,下雨機率20%。」「嘿Siri,我要到國父紀念館。」「正在取得到國父紀念館的路線。開始導航到國父紀念館的路線」,iPhone 的Siri 就是這麼好用;生日時是否FB動態牆滿滿的都是來自親友的生日祝福?別沈醉在自己有好人緣的幻想中,那是FB提醒好友們記得來送上生日的祝福;晚餐想吃什麼, 直接上Google 鍵入「晚餐 推薦」,優先出現的就是家附近的高評價餐廳,顯然Google 知道你家在哪裡,而且預期你晚上沒有其他行程,在家附近吃晚餐可能最符合你的心意。
當我們享受Apple、Facebook、Google等科技巨頭所提供各項方便的服務時,別忘了科技之所以「貼心」,必然來自於廠商對於我們個人資料的掌握,而在擔心隱私權問題的同時,其實科技巨頭們正是在我們的「同意」之下,一點一滴蒐集我們的個人資料,等我們驚覺他們或許知道的太多時,已經被貼心的服務寵壞而難以離開。更不用說隨手下載的App 或是隨意拜訪的網站,可能根本就是在未經同意或逾越同意範圍的情形下,有系統地蒐集我們的個人資料。
美國總統大選的劍橋分析事件發生後,我們才有一點意識到,原來一個FB的心理測驗小遊戲,就可以取得這麼多個人資料,進而分析人們的政治取向,而用投其所好的方式,釋出各類真假夾雜的資訊,引導我們做出有心人士想要的決策結果。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他人掌握多少我們使用連網設備的各種資訊,如何使用這些資訊影響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明知隱私很重要,卻總是輕易地將個人資料交付給他人,成為他人營運的重要資產,這就是我們所身處的數位環境。
從資料、資料庫到大數據— 量變造成質變
還記得小時候家附近的雜貨店嗎?當媽媽第一次帶著你上雜貨店,老闆娘把你是某某家小孩的資訊輸入腦海中,之後媽媽請你幫忙買醬油時,就算忘了媽媽請你買哪個牌子,沒關係,老闆娘知道。這是傳統我們所熟知的雜貨店模式,一筆一筆累積客戶資料作為銷售的依據,這可說是最原始的「資料」蒐集與利用的形態。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19.1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