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0)年初中國爆發新冠肺炎(COVID-19),不多時便演變為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各國為防疫情擴散,紛紛採取封城、居家禁令等措施,以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與旅行。但這些限制措施卻大幅降低原有的經濟活動,迫使許多企業不得不關門歇業、大量裁員,並導致失業人口迅速攀升、經濟衰退,其嚴重程度不僅高過2 0 0 8年金融海嘯,更直逼1929年經濟大蕭條慘狀,成為「經濟大蕭條2.0」(The Great Depression 2.0)。簡要分析其相關影響如下。
疫情下 各國經濟成長波動幅度大轉彎
美國經濟萎縮創73年以來最大幅度
美國身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也敵不過疫情的衝擊,去年第1季GDP成長衰退5 % , 第2 季疫情影響發酵, 經濟萎縮31.4%,創下73年以來最大幅度,但第3季展開大反彈,經濟成長為7.4%、折合年率33.1%。
中國首次出現季成長負值
中國去年第1季經濟成長衰退6.8%,是1992年開始公布季度經濟成長數據以來最低數值,也是首次出現季成長為負值,而第2季季成長率為3.2%,開始轉為正值,第3季年增率4.9%,但較預期中的5.5%要來得低,全年正成長應無疑慮。
日本出現最大經濟萎縮幅度
日本去年第1季經濟成長萎縮2.2%,第2季受疫情影響,季減7.8%,年萎縮27.8%,創下自1955年有數據紀錄以來,最大經濟萎縮幅度,甚至高於2008年金融海嘯年萎縮18%的紀錄,也是連續3個季度出現負成長。雖然第3季經濟成長年增率為21.4%,呈現反彈,然全年度經濟成長應不樂觀。
去年底,部分國家已開始施打疫苗,今(2021)年疫情預期將有效獲得控制;再加上去年低基期下,全球經濟有望出現明顯復甦態勢,金融市場在經濟復甦及企業獲利漸增下,預期仍會有不錯的表現。
國際主要機構調升經濟成長率預測
世界銀行(World Bank)於去年6月8日發布第6期《全球經濟展望》表示,疫情可能使全球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去年全球經濟預計收縮5.2%,但預計今年上調至4.2%,其中中國預測值為6.9%,仍是主要國家中最高。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去年9月16日發表研究報告,預估去年全球經濟成長將萎縮4.5%,今年則增長5%。國際貨幣基金(IMF)於去年10月13日所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鑒於部分先進國家與中國經濟復甦優於預期,因此將經濟復甦優於預期,因此將去年全球經濟成長估值上調到-4.4%,但今年上升至為樂觀。
美國經濟復甦之路仍有陰霾
去年拜登(Joe Biden)確定當選美國總統後,即宣布將推動新的基礎建設及能源政策,再加上疫苗研發捷報並開始施打,市場看法普遍樂觀。拜登並已任命在前總統歐巴馬任內(2014至2018年)擔任聯準會(Fed)主席的葉倫(Janet Yellen),出任財政部長,其首要任務就是振興經濟及提升就業水準。但此樂觀情況並不代表美國經濟已確定走向復甦之途,一、 截至去年底至今,美國疫情嚴重,確診人數尚不斷創新高,疫情尚未獲得明顯控制;全民注射疫苗,也需一段時日,在此空窗期仍會衝擊消費,影響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1.1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