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estment Movement: 金融人的減碳新招 如何讓企業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同時開發更多再生能源?其中一個方式,便是減少企業的資金、影響他們投資開發的能力,國際上稱為「撤資」,withdraw investment、fossil free investment,或者更直接,divestment。 撤資時間軸,金融怎麼拯救Climate Change? 李奧納多Leonardo DiCaprio (2015) 影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以個人名義加上其基金會撤資。此外,目前他也擔任一間名為Aspiration的新創公司顧問,這間公司提供「無化石燃料」的存款,利率超過2%。 美國銀行Amalgamated (2016) Amalgamated是全美第一家撤資的銀行,決定將其40億美元的商用資產撤離化石燃料產業,認為能源轉型是重要且迫切的事。 柏林市Berlin, Germany (2017) 德國柏林在2016年中時議會便投票表示支持撤資,2017年開始執行。該市預計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撤離原本可利用於化石燃料的7億5000萬歐元。 愛爾蘭Ireland (2018) 2018年愛爾蘭成為全球第一個撤資的國家,80億歐元的國家主權基金將不再投資化石燃料產業。愛爾蘭還訂定Project Ireland 2040,預留218億歐元投入減緩和適應氣候變遷。(不過佔了溫室氣體排放量1/3的農牧業,特別是養牛戶,仍然讓愛爾蘭非常頭痛) 亞洲的最新撤資進展(2019) 日本三大銀行:瑞穗(Mizuho)、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和三井住友銀行(SMBC Group)是全球煤炭開發商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大貸方。 根據《Coal plant developers: 2018 research analysis》,2016-2018的三年間,這三間銀行提供了近270億美元給燃煤電廠;另根據《Fossil Fuel Finance Report Card 2019》,三菱日聯是30家頂級煤炭發電公司的全球第六大投資者,瑞穗銀排名第8、三井住友排名全球第21。 然而在2018年開始,日本的財團逐步邁向「去碳化」(coal phase out),均發布燃煤撤資政策,2019年,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和瑞穗更再次修改了燃煤的投資政策。 儘管亞洲金融的發展離國際開發銀行、其他歐美金融機構尚有一段距離,但仍不失為好的開始。 此外,新加坡的華僑銀行(OCBC)、星展銀行(DBS)和大華銀行(UOB),以及台灣的玉山銀行(E.SUN)紛紛也於2019年撤資燃煤電廠。 學校是撤資運動的主要參與者 每所學校都有校務基金,來源可能是捐款、校務收入、學費等等,被運用於不同校務需求,例如投資。投資通常由校方的基金管理委員會掌控,而「校園撤資」的目標即是將這筆資金抽出,不再投資化石燃料產業。至今已有155所大學全部或局部撤資化石燃料產業。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整個系統分校已不再投資於燃煤與油砂產業,學校也將其資金轉投資於對抗氣候變遷的相關計畫。 Kingdom of Denmark 歐洲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至少82位校園教職員工連署,學校通過將全數校務基金撤離化石燃料產業。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澳洲的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校方已跟金融單位合作把投資組合調整,不再投資化石燃料產業。 你同意學校撤資嗎? 在美國,有些私立大學的管理階層拒絕撤資,他們認為「撤資」是一種基於環境倫理的要求,不屬於學校的管理方針,若以經營者的角度同意這項政策,將來也需要以同樣標準衡量槍支或菸草產業的投資;而且與其懲罰供給端,為什麼不優先解決過度使用化石燃料的問題? 但大部分的教育學者認為,大學是一種具有強大傳播力的機構,大學應該以「作為變革推動者」為目標,參與公共運動,培養學生身為公民的責任。 2018年哈佛大學的一項調查中,67%的教師受訪者支持撤資,而只有9%的受訪者表示反對,24%受訪者表示中立。 文/350 Taiwan、英語島編輯室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9年10月號 訂閱雜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