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敏捷化微型組織 斜槓精神新客群


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TAIPEI英文季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4/14 第52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敏捷化微型組織 斜槓精神新客群
台港澳電子錢包 使用比例超過7成
 
敏捷化微型組織 斜槓精神新客群
文/郭茵娜 攝影/黃菁慧
推開兩側的玻璃大門,迎入眼簾的是開闊的天藍色室內空間。在大廳內,正前方的舞台中間正擺著巨大的KKday立體Logo,一旁的自助吧檯則有數位員工正享用著下午茶,輕快地討論先前的旅遊體驗。在觀光產業一片不被看好的時代,竟有旅遊企業的內部場景如此充滿活力。

面對疫情無情衝擊,旅遊業者紛紛尋求多角經營以避免倒閉危機。然而,原本以國際旅遊為主要市場的旅遊電商平台KKday卻藉由敏捷式組織調整經營策略,在短時間內以旅遊本業創下佳績,不僅在國內旅遊項目創下單年近7倍的業績成長,旗下的伴手禮業務更激增69倍。面對海嘯來襲,KKday又是如何扭轉逆境,帶著全體員工一起乘著浪潮前進呢?

微型組織 化整為零柔性應變力

於疫情爆發初期KKday便執行線上會議、分流辦公等因應措施,並將大部分的人力、資源快速轉移至國內旅遊市場。不過,相較於許多企業為維持最小變動,單純的進行部門調整或是人事更動,KKday則是直接把各部門變更為依照專案類型分類的「微型組織」以把握速度優勢,追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客戶核心需求,開發出相對應的人氣商品。

「傳統架構下的商品開發速度難以跟上現今市場趨勢的轉變,而微型組織的設計則是將原本不同部門的職員綁在一起,同時進行企劃開發、廠商接洽與媒體宣傳,不僅能大幅縮短開發時間,還可以更快速的針對客戶回饋進行調整和反應。」針對此類組織變動,KKday品牌行銷總監林家綝舉例解釋,像在疫情的蔓延下,原本以海外旅遊為主的客群紛紛回流國內,看似瞬間為國內旅遊注入一大波客戶,然而這部分客群的需求與原本國內旅遊客群大不相同。因此,KKday在轉變經營項目之前,必須先藉由微型組織的機動性與彈性來讓目標更加清楚,並將資源集中使用,才能搶在競爭對手動作前精準搶下這塊大餅。

提昇企業競爭實力的同時,微型組織的架構對企業人才的培育亦存在著相當的效益。「透過與不同部門的夥伴共事,許多同事學會跳脫原本職位的思維,並從不同的觀點去看待同一件事情,尋找出更多的亮點。」除了在能力上培養相對優勢,微型組織亦有助於職員學習換位思考,在凝聚團隊向心力與企業認同感之餘,增加新興市場的開發機會。

斜槓專長 刺激靈感開發多元行程

在進行組織架構調整的過程中,KKday亦設立了許多針對基層員工的內部教育課程,由中高階主管發揮引導教育的責任,帶領旗下成員進行業務與心理方面的適應,藉此放下恐懼和抗拒,以包容的心態迎向疫情帶來的改變,強化能力素質方面的靈活韌性。

談及同仁如何快速適應KKday在短短1年內的職場環境轉變,林家綝認為公司的文化與整體氛圍為此打下了基礎。她舉例,KKday強調6大企業精神:客戶第一、敢想、創新、承擔、擁抱變化、認真工作熱愛生活,並給予員工許多自由空間,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自主學習與自由挑戰。因此,「在KKday,每個人就像是小老闆。」公司帶頭鼓勵大家發展個人興趣、斜槓知能,在這股開放氛圍下,員工不僅較容易接受組織內部的調整,也更有意願將本職外的專長拓展到工作層面。而且當員工的視野變得更開闊,在團隊成員每人各異的興趣、專長、生活體驗互相碰撞下,帶來的靈感便成為公司推出新企劃的第一步。像KKday的許多企劃就是由同事們在討論生活話題中產生,例如:單身者向有孩子的同事分享了自身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獨特趣事後,激發大家的靈感,因而誕生了KKday許多親子行程。

而當旅遊商品從前端的企劃,再到後端的行銷都有更濃厚而獨特的「人」味,也就更具顧客吸引力與市場區隔性。「相較於客觀的實體商品,旅遊是一種難被具體化的主觀體驗。因此,比起傳統的旅行社,我們更希望將KKday經營成一家彼此分享旅遊經驗,舉辦各種類型旅遊體驗的同好會。」林家綝解釋,像KKday實行的充電旅遊假就是提供免費機票與行程,鼓勵同仁親身體驗自家平台推出的服務。而這項措施的考量其來有自,在旅遊體驗日益精緻化與深層化的趨勢下,個人的主觀意見和經驗比起客觀的文字描述更有機會捕捉住客戶的目光。同樣的,經由職員親臨體驗場所寫下的心得感想也更能引起消費者的共鳴,進而製造出輿論話題,這些都是在疫情衝擊下期待更貼近市場的作為。

大數據分析 伴手禮海外不卡關

此外,身為旅遊產品電商平台的KKday也針對自己的產業特性來強化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電商平台的最大好處為可以透過即時數據分析,去判斷新開發的商品是屬於『僅具備話題性』或『確實有其需求市場』,再依照結果來深化、廣化。」林家綝表示,面對國內旅遊市場的大洗牌,原本是旅遊電商平台的KKday正好得以發揮數位化優勢,即時掌握市場上的流行趨勢,精準分析各類客群比例與對應需求,進而提供相應的商品。

根據KKday平台的數據分析,過往的國內旅遊多以平日1日遊為主,大部分屬於未經事前規劃的即興出遊,採用交通、住宿、景點一條龍的形式來滿足團體旅遊的基本需求。然而,現今有許多消費者對旅遊抱持著明確的目標,出遊前會先進行詳細的事前規劃,不再是隨意的走馬看花。當看見需求已經轉變,KKday的因應之道就會是先經內部同仁腦力激盪,從自身旅遊經驗中尋找靈感,再結合時下流行趨勢,比如以熱門的音樂祭、藝術節為核心,串聯附近的人氣店鋪或地域風景,組合成充滿文藝氣息的知性之旅的產品。

而在疫情來襲後,消費客群的比例亦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原本KKday的用戶以喜好自由行的年輕人為大宗,親子客戶只佔整體的3成,而現今的親子客戶比例則增加至6、7成左右。」林家綝指出,不同於以CP值為主要考量的年輕人,親子客戶不僅擁有固定的旅遊需求,也較在意行程的完整性,其中更有不少比例來自原先的海外旅遊市場。因此,透過數據分析找出這群剛進入國內旅遊市場的消費者後,便可針對其需求偏好,量身設計出夏令營、體驗營等親子知性旅遊。

在敏捷式組織的思維下,管理系統的數位化不僅便於企業即時掌握市場變化,在內部交流亦扮演著十分重要的環節。KKday透過定期召開線上會議,讓位於不同國家的據點得以頻繁互動,藉由經驗分享和議題討論激發出更多種類的商業模式構想。「疫情雖然阻斷了台灣與日本的交通,但位於日本的同事卻因此突發奇想,成功開發出一種嶄新的線上旅遊模式。」林家綝分享,像是日本消費者可在家中收到台灣各知名產地的茶葉,而消費者只要於指定時間開啟視訊網頁,導遊就能以現場直播的方式帶領螢幕前的旅客遊歷景點,進行各式各樣的旅遊體驗,這也是由身在消費者當地的同仁們藉助跨國交流,能即時把握新商機的絕佳案例。

此外,「由於疫情的關係,絕大多數的人只能藉由進口商品回味過去經歷的海外旅遊。」回憶起公司同仁從想念國外食物,到主動和進口商洽談外國食品進口,林家綝認為這些新的開拓,都源自於微型組織的轉型,並確實改變了整間公司的生態。

偏鄉數位化 供應商變身夥伴

然而,創新的商品與提案難免會遇上後進模仿者,面對市場上的跟風與對手的削價競爭,KKday又該如何維持自身的市場區隔性,讓消費者願意長久支持?「由於現今資訊的傳遞十分便捷,任何潛力景點或新潮體驗只要一經發酵便會迅速竄紅,同時市面上也會冒出眾多同類型商品以爭奪利潤大餅。」林家綝認為,加深與供應商的連結將是KKday保持差異化的關鍵。比起將公司利益列為優先考量,KKday更願意與供應商一同開發觀光產業市場,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以一同發展茁壯。

林家綝以近期的台灣鳳梨登上日本熱搜為例,她認為針對海外市場的伴手禮開發將是台灣在後疫情時代發展國際觀光的重要佈局。「在亮眼的防疫表現下,台灣將會是全球解封後旅客優先選擇拜訪的國家。因此,提前將台灣特產搬上國際舞台不只對台灣是加分的,全世界也可從更多視角認識這塊美麗的寶島。」

為了順利推出更多擁有濃厚台灣味的伴手禮,KKday著重的是如何協助傳統供應商進行數位轉型,在同仁們結伴遊山玩水、開發新興商品的同時,也順勢舉辦巡迴演講,將數位化概念推廣至偏鄉地區。

「台灣目前大多數的供應商較缺乏與國際接軌的能力,但只要提供資源較充足的環境,當供應商們習慣電商平台的運作方式,將管理方式數位化後,便能克服語言隔閡,順利滿足來自海外的旅客需求。」

將供應商視為事業夥伴的同時,KKday也會透過市場評價協助供應商尋找升級空間。「我們認為,旅遊的體驗不僅包含行程本身,而是從事前的準備階段,到事後的後續服務,其中每一項細節都值得關注。」在收到客戶的回饋後,除可作為對供應商的考核報告,也能用於商品的調整改良。

歷經長達1年的調整後,KKday在向上成長的同時也對未來旅遊市場的發展建構出一套自己的看法,旅遊泡泡將成為海外旅遊的主要趨勢,而國內旅遊市場將會出現更多追求深層體驗、進駐精緻旅遊與高端旅遊市場的消費族群。「未來的主流旅遊形式將會以小團體規模呈現,像是3、5位好友包一台車到處走透透,或以包棟民宿的形式,盡情體驗當地的民情生活。」林家綝也誠懇建議,現階段正是企業自我醞釀的最佳時機,只要抱持著開放的心態,擁抱外在的改變,當未來天空重新開放後,便能跳得更高,開創出更多商業良機。屆時,企業的敏捷性將會是搶佔更多市場的關鍵。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1年4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台港澳電子錢包 使用比例超過7成
文/編輯部 資料提供/Visa
疫情加速電子支付服務使用率成長,讓現金不再為王!「Visa消費者支付調查2.0」顯示,在台灣,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80%)首度超越現金,成為民眾最常使用支付方式,並且65%民眾也表達偏好非現金支付。這個現象進一步帶動了感應支付與電子錢包使用相較前次調查高達7成以上成長,涵蓋食、衣、住、行、育、樂、醫療、交通等各面向。

Visa最新研究顯示,隨著電子支付選擇百花齊放,感應支付在其中最為主流,64%台灣民眾偏好使用感應式卡片及感應式行動支付進行付款。疫情的發生也帶動44%民眾更頻繁地使用電子錢包,並以手機載有電子錢包的比率提昇至79%。

根據Visa在台灣、香港和澳門於疫情期間連續8個月所觀察到的支付生態環境結構性轉變,現金支付在疫情期間迅速失去了人們的青睞,以香港的現金使用量降幅最大。儘管台灣的現金使用下降幅度遠小於香港和澳門,但在疫情下電子支付也有所成長。

在香港,以卡加值的行動支付、信用卡、感應式卡片、個人對個人(P2P)支付和帳戶轉帳或現金加值的行動支付的使用量都有顯著增加。就連澳門這個最依賴現金的經濟體系,在疫情期間的現金支付都大幅下降,而幾種電子支付方式都有所增加。

觀察1》現金社會具體化

民眾願意以行動支持非現金社會,在台灣,近半數消費者認為7年內會實現無現金的未來,並期待能有更多的創新應用場景。

1. 實際行動支持

64%台灣民眾會選擇400元及以上的交易金額進行非現金消費;40%民眾相較過去2年已減少攜帶現金比例,45%也預測未來1年將增加使用非現金方式付款,促使錢包現金減少的3大要素為感應式支付(51%)、信用卡(49%)、電子票證(47%)。仍然選擇以現金支付的消費者是為了用完零錢。在台灣,有58%的受訪者認為以現金支付小額交易會較快。在香港則有61%、澳門有51%。

2. 體驗非現金生活

台港澳每個市場中大約有4成的消費者預計在未來1年會繼續增加使用無現金方式付款。衛生因素仍是香港消費者增加以無現金支付的主要原因(61%)。台灣和澳門亦有40%以上的消費者持相同觀點。

台灣有67%的受訪者認為回饋與折扣是增加其無現金支付的主要原因,這也是香港消費者增加以無現金支付的重要因素。

澳門有51%的受訪者認為無現金方式較快速並已漸趨普及。亦有52%表示無現金支付方式最方便。台灣、香港和澳門分別有59%、53%和48%曾經嘗試過無現金生活。大多數人能維持以無現金生活幾天,台灣和香港有2成5的民眾表示他們能夠維持無現金生活一周以上。

台灣的消費者整體來說最偏好無現金支付,其次是香港的消費者。台灣有59%民眾曾經嘗試過非現金生活,近3成(27%)表示能維持非現金生活1天,35%有信心維持數天,14%則可持續至1周,並且肯定避免麻煩、易於查閱個人財務、有效率且環保等好處。

3. 期待實現與創新場景

近半數(46%)的台灣消費者相信非現金社會將於7年之內實現,並且針對創新應用科技與場景,消費者最期待手機APP內及網站的無縫支付體驗(66%),其次為生物識別技術進行支付認證(62%)、更多非現金支付方式(60%)。

觀察2》日常生活電商化

線上電商消費已超越線下成新常態,小型商家將是未來成長新藍海。

1. 線上電商消費已超越線下

在台灣,超過半數(54%)的消費量是在線上完成,日常生活品項已逐漸電商化,由雜貨、美食外送位居前2名,而這些成長預計將在疫情後持續,成為消費模式新常態。

2. 小型商家將是未來成長新商機

以台灣民眾的購物頻率來看,80%的消費者每個月至少會在小型商家消費1次;即便過去1年90%的台灣消費者在小型商家付款方式為現金,消費者仍期望尋求更多付款方式選擇,包括信用卡、感應式卡片、電子錢包和電子票證皆可能在現金消退下取而代之。

3. 小型商家數位轉型勢在必行

眾多商家意識到其線上商店存在的必要,在台灣,57%的消費者會考慮通過小型商家的網站購物與實體店面購買商品。42%的受訪者表示,小型商家若能經營線上生意會傾向花費更多金額。台港澳整體而言,1/4的受訪者會選擇從小型商家的網站購物多於從大型電子商務平台購物,主要原因是為了支持本土經濟,以及期望得到更低的價格以及更獨特的產品和服務。

觀察3》數位金融全面化

Visa調查也發現,超過7成台灣民眾愛行動銀行服務,對開放銀行願意分享資訊取得感興趣金融服務,但對分享數據仍有不少顧慮。

1. 行動銀行已成為消費者最愛

71%台灣民眾表示有使用行動銀行APP,並且每月最少使用9次,認為其已可完成多元理財需求,消費者最常使用的業務為查詢帳戶/投資餘額(51%)、帳戶間轉帳(44%)、帳單支付(42%)。

2. 開放銀行認知與興趣

台灣消費者認知較2019年提昇至37%,並對銀行產品服務比較(56%)、預設繳費和投資等金融服務規劃(56%)和付款通知提示(54%)最感興趣;亦願意與開放銀行分享聯繫資料(52%)、個人資料(40%)取得相關金融服務。

3. 數據資訊分享仍有顧慮

多數台灣消費者(80%)認為分享個人數據資訊弊多於利,因此Visa建議向公眾宣傳保障消費者所採取的支付安全措施。台港澳3個市場中的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他們應該「擁有」自己的個人和財務數據。這種想法在香港,其次為澳門,最為突出。台灣民眾相對較願意接受政府或公司/銀行作為資料的託管人。

趙麗芳補充:「Visa持續落實『匯聚網絡的創新金流』策略,串接在台灣與其他地區的消費者和企業間、企業和企業間、以及消費者和消費者間在支付流程中的不同端點。以B2B為例,Visa將為中小企業推出數位解決方案,促進數位支付普及化並與企業更緊密結合。」

而Visa近期也與SHOPLINE、iCarry等本地電商合作,落地支援小型商家布局數位商務場景。同時,Visa台北辦公室成立創新小站,目標引進全球Visa解決方案,幫助商務夥伴應對瞬息萬變的創新場景。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1年4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