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智慧製造專題】智慧製造迎來黃金五年,微型工廠將成台廠未來關鍵切入點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EASY企管報】內容涵蓋領導統御、經營企畫、財務管理、行銷廣告、職場生涯,增加您在職場上所需的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9/09 第40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北美智權網站
 
 
 
 
專利評析 5G SEP 新戰場:汽車產業首當其衝
   
法規訴訟 商標蟑螂在大陸的窮途末路?
   
深入報導 疫後復甦情況不均,將是美國經濟最大難題
   
研發創新 【智慧製造專題】智慧製造迎來黃金五年,微型工廠將成台廠未來關鍵切入點
   
智財管理 USPTO催繳通知?匯款繳費前請先查證是否又是詐騙
   
 
5G SEP 新戰場:汽車產業首當其衝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在過去幾年,標準必要專利 (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SEP) 的戰場一直都聚焦在無線通訊產業,特別是在終端設備 — 智慧型手機的市場。從一開始的摸索、爭論、協調、到後來不斷的調整,經過了多年的努力,智慧型手機業者對SEP的授權模式及機制都已經相當熟稔,不管是授權一方或是被授權一方都如是。然而,最近幾年SEP的數量急速攀升,SEP的授權對象也變得更多元化,凡是需要具備「連接性」(connectivity) 的設備,都會成為授權目標及對象。隨著智慧汽車及聯網汽車的興起及日漸普及,SEP分析平台IPlytics認為汽車產業將會是智慧型手機之外最仰賴5G技術的產業;但汽車產業的SEP授權模式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汽車業者究竟要面臨什麼挑戰?

SEP生態鏈改變,相關訴訟持續攀升

IPlytics的報告顯示,SEP於近年一直呈上升趨勢,在過去5年內每年新申報的專利數量幾乎翻了3倍:2015 年新申報的同族專利為6,457個,而 2020 年新申報的同族專利為17,623個(見圖1)。自2015年以來,僅5G標準就擁有超過150,000個已申報專利。另一方面,SEP的相關訴訟也有所增加。

圖1. 2015-2020年申報的同族專利數量成長趨勢圖
資料來源:IPlytics 平台,2021 年

近期SEP專利訴訟持續攀升,可歸因於3大驅動因素。首先,在SEP申報數量急劇增加的情況下,相應的訴訟案件也自然水漲船高。此外,SEP的訴訟戰場已從主要應用於電腦、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中的通訊標準(例如 4G / 5G、Wi-Fi)延伸至新的行業應用,像是聯網汽車、智慧家居、智慧製造工廠、智慧能源、物聯網、人工智慧以及遠距醫療保健等應用。在戰場擴大後,SEP相關訴訟的數量也相應增加。最後一個因素是由於SEP專利權人的角色改變,最明顯的就是2021年5G SEP市占排名的榜首及第5位的專利權人華為及LG。

據數據顯示,過去幾年與SEP相關的訴訟通常是由主要SEP專利權人的專利商業化團隊所推動的。專利商業化主要是指專利授權或買賣這一類商業行為,圖2的數據證明了此一現象,像Nokia、Ericsson、華為、Qualcomm、Samsung及LG這些實際營運的企業,在SEP相關訴訟的原告名單中名列前茅。雖然,在行動通訊領域的SEP訴訟也有一些原告是專利主張實體 (PAE) 或非專利營運實體(NPE),但比例上還是以實際營運的企業較多。主要是因為相對於一般專利,SEP需要投入更多研發資源與人力物力 (例如派員參加不同的標準協會、發表論文及參與標準討論,以提升專利技術對標準的貢獻度及必要性的比例,這些都是一般PAE及NPE難以做到的),因此一般投入SEP的企業多是為了用在本身商品或是商業授權,很少會流入PAE或NPE手中。

圖2. 排名前列的SEP訴訟案件原告占比
資料來源:IPlytics 平台,2021 年

然而,隨著握有大量SEP的大廠經營形態改變,SEP訴訟的生態也可能會變得不一樣,PAE或是NPE成為原告的比例有機會提升。LG在今年4月初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在經歷了多年的市占率下滑後,決定關閉其手機業務。由於 LG 電子是全球前10名SEP專利權人之一,許多市場專家擔心LG可能會改變他們的SEP授權策略。在以前LG電子的SEP最主要是應用在其智慧型手機產品上,在其智慧型手機停產後,LG應會更積極開拓其SEP的商業化途徑,又或者為了減輕SEP的維護成本,而將其SEP組合出售給PAE、NPE或其他手機市場參與者。此外,5G SEP的最大戶華為受到美國禁制令的影響,已不能在美國市場銷售其智慧型手機,因此,也有很大可能會將他們在美國市場的商業模式轉變成單純專利授權的角色,如此一來,華為在美國市場即與PAE或NPE無異。又或者,華為會把部分SEP轉售給PAE套利也說不定。

為什麼是汽車業?

事實上,在過去10多年來,汽車行業一直在「應用」各種通訊標準,此一情況在智慧型汽車、電動汽車、聯網汽車出現後更為普遍(如圖3所示)。現在許多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都可使用3G、4G、及5G網路與車輛連接和通訊,任何駕駛電動汽車或智慧汽車的人,都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啟動車輛或使其停止運作。此外,導航系統 (GPS) 或eCall等安全功能也在汽車中應用了行動通訊技術;再者,現今許多車子的內部也採用了藍牙、RFID或NFC等不同的通訊標準來連接通訊及娛樂設備,或利用Qi等新技術標準為手機無線充電,這幾乎已成為車子出廠的標準配備。

無容置疑的,現今汽車運用的通訊標準都與SEP有關,而SEP專利權人向汽車製造商索取授權金的談判已進行了好幾年,也產生了多起訴訟案件,尤其是於行動通訊領域 (2G-5G) 的SEP。隨著汽車與環境的連接越來越緊密,例如自動駕駛應用或車隊管理,需要採用SEP標準的通訊技術只會越來越多。

圖3. 一輛汽車需要採用的通訊技術SEP
�觛u源:IPlytics 平台,2021 年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292期:5G SEP 新戰場:汽車產業首當其衝


《北美智權報》第292期更多精采文章:

談被遺忘的因專利侵權而致業務上信譽減損之賠償金請求權

《IP小辭典》商標異議

【智慧製造專題】智慧製造未來發展趨勢:5G+AI引爆下一代超級物聯網

 
商標蟑螂在大陸的窮途末路?
王映驊/北美智權 商標服務團隊
對於欲進入大陸市場的外資企業來說,商標惡意搶註為一大顧慮,因此種惡行不僅是擾亂公共社會秩序,甚至是浪費行政司法資源;為端正此歪風,2019年大陸大刀闊斧修正商標法,以期遏止惡意註冊。

大陸商標採申請在先原則,申請之際不須提供使用證據,惡意申請人(俗稱:商標蟑螂)利用此漏洞以及制度上的缺陷,搶註國外知名商標,爾後再轉讓回去給該商標之原始權利人以牟取暴利,或是藉此攀附商譽。儘管大陸歷年來不斷修正商標法,惡意註冊事件仍層出不窮,手法甚至推陳出新,以下提供兩種常見商標惡意搶註狀況:

案例一
早期的審查只就相同及近似類別上進行檢索,商標蟑螂就此鎖定知名商標尚未註冊類別下手,如西班牙品牌ZARA,當時在大陸僅以「ZARA」字串於服飾及配件相關類別註冊商標,就遭福州美髮經營者張先生以「颯拉ZARA」於第44類美容理髮申請商標(申請日:2011年06月28日;申請號:9649569),該商標爾後也核准註冊成功。

案例二
近年,為規避近似商標註冊被駁回風險,惡意申請人甚至將原商標拆分申請,意圖鑽商標審查之隔離審查漏洞,如日本好侍食品集團本社株式會社為其旗下咖哩產品註冊之"好侍"、"百夢多"商標,遭南京某商�i有限公司拆分成 "好待百" (申請日:2018年09月29日;申請號:33838169)及 "夢多咖哩" (申請日:2018年09月29日;申請號:33827187)進行申請。

以上惡意搶註行為不僅是侵犯他人私權,甚至是浪費行政司法資源,故為求從根本上打擊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之申請行為,大陸於2019年下半年針對其《商標法》進行第四次修正,同時也發布第17號《規範商標申請註冊行為若干規定》,兩法皆於同年底生效,從「抑制商標惡意註冊」、「規範商標代理商行為」及「加大侵權賠償力度」三大方向著手,提高惡意註冊之難度。

抑制商標惡意註冊行為

駁回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註冊申請
此次修法,最為核心的條款為第4條,其中新增「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註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明確指出商標申請要以「使用」�d目的,被視為能從源頭遏止惡意註冊。

修法前,實質審查之範圍僅在相同及近似類別上進行檢索而不及於不相近似類別(如案例一),在先商標權人僅能透過異議手段對付惡意商標註冊,審查委員無法條可引用以駁回惡意商標註冊;然而,修法過後的第4條提供審查委員在實質審查中可主動駁回惡意商標註冊的依據,也成為提出異議及無效之理由(商標法33條及44條),意即以第4條提出異議者無須為在先權利人或利害關係人。

再者,商標審查不再是孤立,為防範惡意註冊,尤其像是惡意拆分申請著名商標,待核准註冊後再合併使用之行為(如案例二),審查委員不會單就一商標申請案之圖樣近似檢索結果做出判斷,也會視情況參考申請人先前申請之商標,做出綜合評估,判斷申請人是否有主觀惡意。

規範商標代理機構行為

依法究辦未拒絕惡意註冊的商標代理機構
對於惡意搶註行為的防範也延伸至商標代理機構之上,第19條指出:「商標代理機構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委託人申請註冊的商標屬於本法第四條,不得接受其委託。」,即商標代理機構有拒絕惡意註冊委託之義務,若怠忽職守,進行惡意商標註冊或訴訟,經發現,依法追究責任(第68條)。

加大侵權懲罰力度

加大賠償金額以及制裁假冒商標的商品
搶註案件數量龐大的主因之一為侵權賠償成本低,故此次修法也大幅提升違法成本,加大惡意註冊的賠償金額倍數和法定賠償金額分別至五倍及五百萬(第63條),給予權利人更加充分的補償,並嚇阻惡意註冊行為。

除此之外,為避免侵權人以極低成本重操舊業,應權利人請求,經法院判決,帶有假冒商標的商品及其製造工具、材料可無償銷毀;至於已去除假冒商標的商品,亦被禁止進入商業管道。(第68條)

綜合上述,大陸此次以「惡意」為要件進行第四次商標法修正,從不同面相加強打擊惡意註冊之力度,加強商標權保護。於審查階段即嚴厲控管,提供官方充分法律依據能主動駁回惡意申請,即使該申請未能於審查期間被揪出,在先權利人或利害關係人在相關法源支持下,仍可於公告期間提出異議,或是註冊核准後提出無效宣告或三年未使用撤銷申請,侵權階段也祭出重罰嚇阻違法行為,可望從根本遏止搶註歪風。然新法生效後至今才近兩年,此次修正是否能有效改善惡意註冊狀況,尚待關注。

此外,建議申請人平時還是得妥善保留商標使用證據,以備法律維權之需,也可進行「商標監視」,防範官方審查階段之疏漏,及早於商標公告期間發現惡意註冊商標,訴諸法律行動。實務上根據往例,註冊核准後提出救濟程序所耗費之時間及金錢成本往往高於異議階段,難度也相對提高,例如FACEBOOK之「FACEBOOK」同名商標於2006年在大陸以第42類服務遭蘇姓男子搶註(申請日:2006年05月09日;申請號:5359959),雙方商標之爭纏訟至2020年初才塵埃落定。在先權利人若能及早於公告期間把關,則可免於惡意商標流入市場後致消費者混淆誤認,否則既影響商譽,又得承擔高額訴訟費用及面臨漫長訴訟程序,得不償失。【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292期:商標蟑螂在大陸的窮途末路?


《北美智權報》第292期更多精采文章:

藻礁公投之公民審議—漫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被缺席的法定程序

【設計專利圖式:魔鬼藏在細節中】法院將設計專利圖式中表面的輪廓邊切線解釋為設計特徵(一)

談被遺忘的因專利侵權而致業務上信譽減損之賠償金請求權

 
疫後復甦情況不均,將是美國經濟最大難題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一年一度的全球央行年會,已經在8月底時順利落幕。雖然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今年度各國的央行官員仍舊無法造訪位於美國懷俄明州的Jackson Hole這個風光明媚的小鎮,但透過網路視訊的方式反而能讓外界更即時地掌握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尤其,美國聯準會(FED)主席在這個年會上發表的專題演講,更是美國未來貨幣政策的重要風向球,絕對不能錯過。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federalreserve/51341677993/

那麼,今年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演講內容,又釋放出哪些重要訊號呢?

彷彿在呼應年會的主題:不平衡經濟下的總體經濟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 in an Uneven Economy),鮑威爾在演講當中不斷暗示,美國經濟在歷經一年多的肺炎疫情後,包括民間需求、物價變化以及就業情況,都呈現出明顯的落差。

美國疫後復甦,不同產業間落差巨大

疫情對於民生經濟最直接的衝擊就是人民收入水準降低,但由於歐美國家在疫情爆發初期就採取了積極政策支持,鮑威爾指出,美國人民的總體所得水準其實不降反升。不過,從民生消費來看,在2020年第1季開始,美國服務業以及耐久財還是受到了嚴重打擊,短短二、三個月內,消費金額下降了近20%(圖1)。

圖1:2018年至今美國服務業(Services)與耐久財(Durables)消費金額變化
資料來源:FED

隨後,在政策刺激下,民間消費也在第2季迅速回升。問題是,耐久財消費在第3季以後就回復到了疫情前的水準,進入2021年後更呈現爆發性成長;反觀服務業消費,回升的力道就遠不如耐久財強勁,至今還達不到2018年的規模。

當產業復甦的腳步快慢差距太大,對於民生的影響也更為複雜,就業情況正是如此。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美國的失業率終於從兩位數降到如今的6%不到,但鮑威爾提醒,美國的長期失業率(即失業超過27週,即半年以上)的失業率在近半年來有上升的現象。

失業的時間愈久,重新回到職場的意願和就業競爭力也會愈低,最終將脫離勞動人口,成為加重社福負擔的隱憂;此外,鮑威爾也指出,在低薪勞工較多的服務業,以及非裔、拉丁美洲裔的人口當中,失業問題最為嚴重,「最無法承受經濟衝擊的族群,這次受到的衝擊反而最大。」

長期失業率再不降,美國勞動力恐怕將逐漸流失

圖2:2018年至今美國失業率(含調整後)與長期失業率變化
資料來源:FED

這段時間內的物價變化也非常有趣。長期來說,美國耐久財的物價上漲率都在0%以下,也就是幾乎沒有變動;但在2021年以後,由於需求激增,耐久財的物價上漲率在短短幾個月內暴增到6%以上!對此,鮑威爾指出,經濟重啟以及供應鏈生產的速度,確實還趕不上民間的需求,但只要供應鏈的問題能獲得解決,耐久財的物價應該就能回復正常水準(圖3)。

圖3:1996年至今美國耐久財與服務業物價上漲率變化
資料來源:FED

因此,若只看排除耐久財的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鮑威爾認為,美國的物價水準仍然在可控範圍內。例如去除極端值(trimmed)後的12個月PCE指數,至今連2%都不到,顯示一般美國人的生活必需品尚未出現明顯的價格上漲。

由於物價仍然可控,而且失業問題仍然待解,使得鮑威爾最後也明確宣示,聯準會在未來幾個月將持續原有的購債計畫。這個舉動固然讓金融市場鬆了一口氣──擔心了好幾個月的資金退場傳言現在不攻自破了。但不可忽視的是,過去這段時間的美國經濟現象,背後成因也少不了聯準會寬鬆貨幣政策的推波助瀾,如今看到了政策的副作用,聯準會卻仍然維持既有政策,難道這些副作用(如:失業)會自己解決?恐怕問題沒那麼簡單。


《北美智權報》第292期更多精采文章:

談被遺忘的因專利侵權而致業務上信譽減損之賠償金請求權

大陸通過《個人信息保護法》,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

實際使用商標與註冊商標不同而被廢止?歐盟法院2021年RICH JOHN RICHMOND案

 
【智慧製造專題】智慧製造迎來黃金五年,微型工廠將成台廠未來關鍵切入點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21年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3,050億美元,預期至2025年可望達4,5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0.5%,全球將迎來製造業成長的黃金五年。在本地製造、加速轉型、以及工業4.0工具日益成熟的趨勢下,擁有完善供應鏈的台廠,有望聚焦於利基市場,在微型工廠(micro-factory)商機上大展身手。

圖片來源:WEF

根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受惠於新冠疫情推動數位轉型加速,以及遠端作業、自動化等需求提升,並挾帶5G、深化AI技術等加值服務,推升2021年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至3,050億美元,預期至2025年可望達4,5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0.5%,製造業將迎來黃金五年。

集邦科技資深分析師曾伯楷認為,COVID-19疫情加速企業數位轉型腳步,遠端作業、零接觸、自動化等需求,加諸結合5G與AI技術為整體工廠加值的趨勢,都將成為智慧製造市場發展的關鍵動能。展望2022年,TrendForce認為,智慧製造的效益已從強化製造韌性等保守策略,逐步往提升產能與效率、節能減排再循環邁進,成為推升市場規模成長的重要關鍵。

圖一、2021~2025年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預估
資料來源:TrendForce

智慧製造關注的重點技術

數位轉型促智慧工廠落地開花,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20年提出製造業和供應鏈領域正在經歷四大轉變,包括以企業敏捷性和客戶為中心、供應鏈韌性、速度和生產率,以及生態效率。這四大轉變為製造業的「下一階段常態」之路設定了發展基準,凸顯出製造業如何助力全球擺脫新冠疫情危機,並逐步走向復甦。而在2021年,WEF進一步聚焦於提升企業敏捷性與發展勞動力的重要性,敏捷規模化印證了「大者恆大」趨勢,資源與能耗管控則是製造業重點應用領域。

曾伯楷指出,智慧製造發展的觀測重點為通訊連接性、產線預測性、作業安全性、產業適應性,2020年智慧製造廠商最關注的技術為:IoT(28.5%)、自動化(22.6%)、AI(20.4%)、3D列印(10.2%)、協作機器人(10.2%)、5G(6.6%),其他還有用於培訓和設備維護的AR/VR、保護工人安全的可穿戴設備、維持生產力的協作式機器人、用於虛擬客戶參觀的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都是廠商發展智慧製造的目光所在之處。

圖二、2020年智慧製造廠商關注技術
資料來源:TrendForce

根據全球專利檢索數據庫智慧芽(PatSnap)今年發佈的《全球企業智慧製造專利排行榜》顯示,智慧製造專利前百大企業主要來自11個國家,美國(34家)、日本(27家)、中國(20家)名列申請數量前三強,是經濟發展及製造業技術水平相對較高的國家;韓國6家、德國5家、英國和瑞士各有2家企業入榜。而在榜單中排名前25位的企業,美國和日本的企業占了20家,占比高達八成。美國IBM、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電機株式會社,分別以1,741件、1,580件和1,081件專利申請,位列智慧製造專利榜單前三大企業。

智慧製造未來著重點

智慧製造的核心為數據與設備虛實整合後的即時反應,因此延遲性、安全性、運算能力將越發關鍵,故往後五年的發展將以邊緣運算及5G為主軸。

曾伯楷指出,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數從2019∼2020年間都是下降的,2021上半年市場火熱,產業大廠看好全年營收,2021年工業機器人安裝數有望回歸正成長。中國擁有龐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面對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脫碳、負碳技術等越發受到重視的趨勢,透過工業機器人減少材料浪費與優化空間利用,進而降低生產過程中相關資源與能源的耗損,預估將成為產品服務的重點。

圖三、2015~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數
source:IFR;TrendForce

根據統計,2020年英國有超過86%的關鍵國家基礎設施,其營運技術(OT)與工控系統(ICS)遭受網路攻擊;美國也剛在2021年7月底簽署新的「國家安全備忘錄」(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Cybersecurity Initiative),並以基礎建設的網路安全為主軸。

雖然全球先進國家製造業都積極轉型智慧工廠,但因OT與IT環境日趨複雜,且一旦停工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讓製造業成為資安攻擊首選。由於製造業資安挑戰層出不窮,製造業產業聯盟普遍建立起共識,要從供應商與設備源頭著手防堵資安風險,並就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及完整產品生命週期等面向進行資安管控,朝向源頭、全鏈、非侵入式(agentless)且最低限度影響營運的產品設計為發展主軸。此外,後疫情時代的遠距與零接觸需求持續,加速監控與即時分析設備普及,在應用方面,仍以AR、無人機、機器人與無人搬運車(AGV)為大宗;技術端將推進AI與感測技術,更精準且廣泛地感測分析環境。

另一方面,由於全球暖化議題日趨受關注,現行已有137國針對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訂出目標政策,此亦反應在工業4.0發展上,全球建有燈塔工廠的產業龍頭,均透過數位模擬、智慧管理等方式來達到能源最佳化、高效製程與減碳,綠色IoT技術將是未來智慧製造工廠設計的關鍵要素。各國也將以更嚴格的法規推動節能減排,促使企業升級生產線,藉由精準的能耗控制、數位分析、平台管理、流程設計等,除了提高產量還要能控管能源使用,讓製造業邁向循環再造。

台廠可聚焦微型工廠利基市場

過往智慧製造價值鏈多重全球分工,隨著近年製造業回流、全球產業動盪,使在地化生產抬頭,微型工廠因此崛起。微型工廠憑藉高度自動化及精準分析,並以最少資源提高產能品質,效益來自低初始成本、彈性供應鏈、精簡人力,在國際間已被汽車、電子等產業應用;而台灣如自行車鏈條、鋼鐵螺帽、行李箱等,皆可利用微型工廠轉型升級、產品輸出。曾伯楷強調,台灣製造業具備高度客製化與供應鏈群聚等優勢,智慧製造價值鏈也相對完善。其中,智慧方案整合應用有諸多廠商投入,提供設備健檢、機器視覺等多元的一站式服務選擇,有效降低導入門檻。延續此發展趨勢及優勢,微型工廠將是台廠未來尋找商機的關鍵切入點。


《北美智權報》第292期更多精采文章:

人工智慧專利調查:產業應用需求推使申請量飛速成長

【設計專利圖式:魔鬼藏在細節中】法院將設計專利圖式中表面的輪廓邊切線解釋為設計特徵(一)

大陸通過《個人信息保護法》,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

 
USPTO催繳通知?匯款繳費前請先查證是否又是詐騙
黃蘭閔/北美智權 智權法規研究組
繳費不一定沒有風險,所謂官函有真有假,匯款前應詳閱催款通知、查證發文來源。

經過長時間的教育推廣,現代人的智慧財產權意識已見提升,然而不論專利、商標或其他智權事務,都各成專門領域,不是一般人能立即熟習掌握,一知半解反而容易給詐騙集團可乘之機。USPTO局長網誌去年底特別發文說明在商標反詐騙工作上的努力,不過不只商標有詐騙,專利詐騙也時有所聞,申請人及所有權人收到來路不明的催款通知時,建議先向專利局、原代理人詢問或上官網查證。

商標詐騙手法不勝枚舉,一種常見手法是使用USPTO Logo,以該局名義發函「提醒」商標申請人或所有權人,如不在指定期間以指定方式繳交指定款項,USPTO將就其商標申請案作成拒予註冊決定、已註冊的商標則會被撤銷註冊。還有另一種惡劣的詐騙手法是謊稱USPTO關係機構,協助申請或其他登記作業只需收取低廉服務費用,但申請人感恩戴德、開心繳費之後,再也聯絡不到這家機構人員。

如USPTO近期另一則局長網誌貼文指出,這類詐騙層出不窮,且手法一再翻新進化,為保護申請人、所有權人,USPTO早在官網闢建商標反詐騙網頁,內容除提供各種反詐騙Q&A,還整理USPTO曾收到的申訴案例、列出警示名單,並附具問題催款信件樣本連結,方便商標申請人及專利權人比對。同時為防止不肖人士冒用USPTO名義及其官方Logo,美國商務部代為出面,於2021年8月4日正式申請註冊USPTO商標,日後假使再有人不當使用該局Logo商標,當可方便USPTO採取必要的法律動作。

商標案如此,專利詐騙案也是屢見不鮮,2021年8月20日才有美國專利律師分享,他的一位發明人客戶已經拿到美國專利,還未通知這位發明人客戶即將需繳年費,這位客戶就先找他聯繫,原因是這位客戶收到一封2021年8月19日寄出的緊急通知,寄件人自稱是某城專利暨商標局,內容「提醒」:2021年8月21日應繳專利年費,期限日前如未繳年費,將導致其專利失效;如要維持其專利有效,請向該專利暨商標局繳交美金1,900元。

事實上,美國案若委託代理人且以代理人地址為聯絡地址、繳費地址,USPTO通知只會寄給代理人,不會另外寄發這類通知給申請人、專利所有權人。而美國專利申請案領證後,若要在完整的專利權存續期間維持專利有效,有三次年費需繳交,三次年費到期日分別落於授權公告日起第3.5年、7.5年、11.5年,且只有各次年費到期日回推半年期間才開放繳納。前述詐騙案例所說的2021年8月21日,其實是這件專利可以繳交下期年費的起始日,且寄件人恰是USPTO商標反詐騙網頁所列警示機構。這個案例中,收信的美國專利所有權人及時求證,沒有匯款損失,只不過,未必所有接到這類通知的申請人、所有權人都這麼幸運。

USPTO針對專利相關詐騙,另外設有專門網頁,循著網頁上的說明查找,可以發現前人斑斑血淚中,發明推廣可算專利詐騙另一大宗,發明人懂技術專業,也懂尊重專業要就教專家,卻不幸成為有心人眼中的肥羊,聽信集團成員假稱可協助在商展曝光、申請專利,但被以各種名目請款扒皮後,才驚覺所託非人,比方被收錢但發明未參展,又或者專利申請案內容錯誤百出,也曾聽聞有不肖業者 只幫發明人提交美國暫時申請案,或其實提交的是現已廢止的Statutory Invention Registration登錄請求,讓發明人誤以為坐等官方實審後就可取得,甚至已取得美國專利保護。

依美國現行專利法規,法人須透過USPTO註冊代理人辦理專利申請等事務,符合資格的美國專利代理人,可在USPTO網頁找到相關資料,自然人申請人依法不一定須委任代理人申請美國專利,但若有疑慮,USPTO建議可先在美國公平貿易委員會(FTC)網站檢索,確認接觸的發明推廣組織有無被投訴、被調查的前例。很多問題機構內部沒有在USPTO註冊的執業代理人,依USPTO法規解釋,這些非USPTO註冊代理人非受其管轄,該局無法可罰。

詐騙集團當然不是只盯著USPTO,WIPO網站也為此設有警示頁面,提醒申請人及代理人小心問題催款通知,除貼出已知的PCT及馬德里國際申請案問題信函樣本,也彙整包括奧地利、澳洲、加拿大、瑞士、德國、丹麥、西班牙、法國、英國、匈牙利、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韓國、紐西蘭、斯洛伐克、美國等國專利局及EUIPO、EPO多種語文的警示訊息。

所以提醒申請人及所有權人:繳費不一定沒有風險,所謂官函有真有假,匯款前應詳閱催款通知、查證發文來源。


《北美智權報》第292期更多精采文章:

實際使用商標與註冊商標不同而被廢止?歐盟法院2021年RICH JOHN RICHMOND案

藻礁公投之公民審議—漫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被缺席的法定程序

大陸通過《個人信息保護法》,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