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動科技的成熟普及,以及新冠病毒(COVID-19)肆虐下,新零售與數位轉型,已經改變了傳統連鎖零售與餐飲業的經營思維。帶來的在家用餐、外帶與外送,以及安全安心逛街購物的消費者需求,引發對行動購物與外送平台的商機趨勢。問問周遭的年輕親友,最近兩個月使用過幾次手機APP購物?幾次餐飲點餐機?頻率已經大大超過往年了。
而餐飲業的因應方案,除了在門市的數位科技化之外,也將餐點商品化,上電商、外送平台或自有通路上銷售,如速食乾麵或加熱料理包等。傳統零售連鎖在賣的價值,光靠店數擴增與人性服務來提供的便利性,已經不夠了。消費者更在意跟品牌接觸與購買前中後的五感體驗。
創造客戶對品牌的好體驗,是現今連鎖經營的顯學。發展品牌的真正效益,在客戶的持續購買。而品牌間競爭的真實市場,其實是在客戶的腦袋以及口袋。數位轉型已經不是未來趨勢,對企業來說已經是迫在眉梢,無法的閃避的變革。
新零售品牌思維
面對消費者生活型態與對價值認知的改變、網路環境變化與生活行動科技化習性等,零售業要創造的客戶價值,也不斷被重新定義。而連鎖化經營,就必須要把給客戶的虛實體驗,在品牌面對消費者的各個面向,都能有效傳遞品牌價值給客戶。
從阿里巴巴收購發展的生鮮超市盒馬鮮生,開始引領新零售風潮。不少在台灣常見的品牌,也紛紛以不同類型的數位科技導入,來搶搭新零售的列車。統一集團的7-11 無人商店Xstore、麥當勞與肯德基的自動點餐機、亞尼克的YTM、
家樂福與全聯的線上商城、大苑子茶飲專賣店的訂閱制等等。而Uber eats與FoodPanda等外送平台,更是引發餐飲業的大變革。
數據賦能是新零售的重要思維,內部的數據管理是基本,重要的是外部行銷的精準行銷。而對消費者來說,如何掌握顧客畫像,做到主動推薦,對企業的幫助就更大了。數據最難的不是分析,而是在判斷後的運用。落後指標的數據,只是經營的結果,而數據中能預測與提供建議的領先指標,對中小型企業的幫助就大了。
歡迎前來拜訪 連鎖競爭力商學院 (想追求自我成長的企業人士,請看新局企管網的 EZ 有聲課)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