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2020年台灣智財界十大事件回顧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12/24 第37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北美智權網站
 
 
 
 
法規訴訟 2020年台灣智財界十大事件回顧
精準醫療檢測的均等侵權判斷 — 2020年Bio-Rad Labs., Inc. v. 10X Genomics Inc.案
   
深入報導 2021台灣經濟預測:明年會更好,但仍有疫情外的隱憂
   
研發創新 2021年網通產業關鍵趨勢:5G帶動Wi-Fi 6成為主流技術
   
智財管理 金融業界的智財管理大哉問
   
 
2020年台灣智財界十大事件回顧
陳秉訓/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

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今年全球共同的關注焦點,莫過於至今仍未平息的新冠肺炎疫情;但在今年的台灣智財界,也有不少能成為里程碑的大事件發生。2020年最後一期的北美智權報中,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值得社會記憶或關注的台灣智財界重要大事……

圖片來源:Pixabay

事件一:設計專利標的大開放

「專利審查基準」第三篇設計專利實體審查第一、二、三、七、八、與九章之修正於2020年11月1日生效。本次修正重點包括「放寬說明書及圖式之揭露要件」、「明確建築物及室內設計為設計專利之保護標的」、「放寬設計專利有關分割申請之規定」、及「修正圖像設計之規定」等。

具體而言,《第二章何謂設計》明定設計專利標的物得為建築物、室內空間、橋樑等設計。《第八章部分設計》更以「廚房之部分」為例,說明用以充分表現「主張設計之部分」的相關圖式應包含立體圖及其他視圖,並指出未揭露之視圖應視為「不主張設計之部分」。此外,基於電腦圖像(computer-generated icons)及圖形化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之產生,乃透過電腦程式產品之運算,《第二章》將專利法第121條之「物品」定義擴張為「電腦程式產品」等不具實體形狀之應用程式或軟體,因為該電腦程式產品屬「廣意上可供產業上利用之實用物品」。相信這類的標的物開放可刺激設計產業與電子商務產業申請設計專利之動機,特別是設內設計或建築物的開放,可提供相關創作者在著作權法以外的智財權保護機制。

事件二:半調子專利連結制度啟動

藥事法的專利連結制度雖然已於2019年啟動,但缺少專利法修法,使專利權人得因學名藥藥品許可證申請而控訴該申請人侵害其專利權。不過,智財法院開始允許類似專利連結的民事訴訟請求權。

在智慧財產法院109年度民專訴字第31號民事裁定(裁判日:2020年4月21日)中,該案被告申請學名藥證時,依據藥事法第48條之9第4款聲明「該新藥對應之專利權應撤銷」,因而該案原告主張此可推定相關學名藥必然落入其發明專利第I389709號「經皮治療系統」之範圍,且於取得藥品許可證後,必將從事直接或間接、自行或委請他人從事侵害系爭專利的行為。該案法院同意該原告以排除侵害請求權為基礎,起訴該學名藥商。

本案起訴規避了專利法給予學名藥申請的免責制度。此類民事訴訟是否得視為藥事法第48條之13第2項暫停核發藥證時所需要的專利民事訴訟,值得主管機關商榷,及學名藥廠於行政救濟中爭執,以釐清專利連結制度的本質。

事件三:行動支付專利侵權事件

2020年2月15日智財法院於108年民專訴字第59號民事判中,認為H銀行並未侵害發明專利第I625684號「行動支付方法與行動支付設備」專利。本案屬金融科技專利的民事侵權訴訟,系爭請求項為「一種行動支付方法」;被控侵權行為包括即「華銀Q收銀台」、「華銀台灣Pay(支援台灣Pay、QR Code共通支付標準)」等軟體程式。

本案法院認為被控侵權程式並不構成文義侵害或落入均等論。不過,被告銀行事實上有提出無效性答辯,但本案法院卻未就此為審判。目前本案在第二審階段,故系爭專利的可專利性(例如進步性)是否有問題,其值得關注。無論如何,此案的發展將會成為行動支付類廠商申請及布局金融科技專利的新動機。

事件四:瑞德西韋專利核准

「瑞德西韋」(remdesivir)被視為治療武漢肺炎的良藥,其已於2020年5月30日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召開專家會議後,依據藥事法第48條之2而專案核准進口以治療重度病患。與「瑞德西韋」有關的發明專利第I687432號「絲狀病毒科病毒感染之治療」,已於2020年3月11日核准公告。該發明專利之請求項第2項即為「瑞德西韋」之化學結構式;另其他醫藥用途請求項乃針對之絲狀病毒科(Filoviridae)病毒、伊波拉病毒(Ebolavirus)、及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等病毒感染之治療。

不過,專利權人就同件申請案有分割案第109109475號(公開號第202039526號,公開日為2020年11月1日),但請求項卻屬用於治療受「立百病毒」(NipahVirus,NiV)感染病人之用途請求項。根據疾病管制署網站[1],立百病毒可藉由蝙蝠及豬隻傳染給人類,其在1999年至2001年間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孟加拉、與印度等地區流行,卻未在台灣流行過。Gilead藥廠的申請是否反應什麼未來的危機,值得相關機關注意。

事件五:青峰音樂著作專屬授權事件

蘇打綠樂團主唱青峰與前經紀人L發生著作權糾紛事件,在智慧財產法院108年民著訴字第134號民事判決(裁判日期:2020年4月16日)中初步解決。該案法院認為青峰與L間之經紀合約已於2018年12月31日合意終止,主因是雙方有共同書面聲明終止經紀關係,而推翻原本合約內制式的解約條款(即解約應於年底三個月前以書面提出,否則自動續約)。該合約另有就青峰音樂著作之專屬授權給L,而此專屬授權關係也停止。

本件爭議所涉及的侵權行為係青峰在2019年間的音樂創作之數位發行與演出。因為該案法院裁定系爭合約已於2018年底終止,故2019年起的被控侵權行為僅是青峰基於著作權人所行使之權利而未侵害L之權利。不過,目前同步的刑事案件正在臺北地方法院審理中。原則上,連智財法院都認證系爭合約終止,故青峰認為系爭合約終止而有發行或表演行為,應屬於「無故意」利用系爭音樂著作之行為。未來台北地方法院是否將做出無罪判決,或檢察官會撤回公訴,值得觀察。

事件六:違法公開演出稽查大不易

對於商家提供盜版伴唱機供客人演唱歌曲的行為,原則上是侵害音樂著作權人的公開演出權,應負刑事責任。權利人通常要偽裝成客人並點歌演唱才能查獲違法行為。不過,因為智慧財產法院109年度刑智上易字第28號刑事判決(裁判日期:2020年10月30日),讓違法公開演出的稽查工作將倍增困難。

該案法院指出關於犯侵害公開演出權之罪,「行為人於主觀上有犯罪故意之外,尚須客觀上確有他人未得權利人同意」而為公開演出行為,故「被告是否有利用不知情之消費者為公開演出之客觀外在行為,應由告訴人從旁取證」。該案法院認為「不應以告訴人基於蒐證目的之合法公開演出行為」,即當然認為「被告有以公開演出方式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該案法院引用無罪推定原則,要求應有積極證據證明消費者的公開演出行為,而不得以被告商店之伴唱系統內有收錄系爭歌曲,即「推定必有蒐證人員以外之他人點唱該歌曲」。

該案判決已造成著作權人蒐證成本之增加或蒐證之不可能。建議未來著作權法修正案應增加「預備犯」類型,以減輕檢察官或著作權人的舉證責任,否則犯公開演出權之罪將形同虛設。【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275期:2020年台灣智財界十大事件回顧


《北美智權報》第275期更多精采文章:

《IP小辭典》早期公開制度

大陸先進封裝「風雲再起」

疫情下的台幣升值潮,產業界如何因應?

 
精準醫療檢測的均等侵權判斷 — 2020年Bio-Rad Labs., Inc. v. 10X Genomics Inc.案
李秉燊/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2020年8月,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在Bio-Rad Labs., Inc. v. 10X Genomics Inc.案維持聯邦地院判決,認定系爭美國第8,889,083號專利(系爭專利)有效,且依「均等論」判決被控侵權人10X公司的產品侵犯該專利權,須賠償近2千4百萬美元。本案涉及微流體生物晶片(microfluidic biochips)系統,係一種應用於精準醫療領域的基因檢測或生化分析平台,判決針對專利均等侵權理論的適用與限制著墨甚多,為探討精準醫療檢測專利侵權訴訟如何適用均等論的良好案例。

Microfluidic chip;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專利均等侵權理論

「均等論」(Doctrine of Equivalents)是判斷專利侵權的重要步驟之一,當被控侵權對象在實施系爭專利發明時,刻意選擇請求項(申請專利範圍)其中一個或多個元件,加以置換或修改,藉此區別與系爭專利請求項的技術內容,導致不符合全要件原則下的文義侵害時,專利權人可援引均等論,主張被控對象與專利為實質相同而構成均等侵權。

然而,由於均等侵權的認定實質上擴大文義侵害的範圍,為確保等侵權的正當性,法院在判斷被控侵權對象是否構成均等侵權前,應先審查系爭專利是否具有均等論之限制事項(limitation);若任一限制事項成立,即不適用均等論,應判斷被控侵權對象不構成均等侵權。

系爭專利的技術領域、特徵與被控侵權產品

微流體生物晶片系統(microfluidic systems),就像是把實驗室所做的事情縮小到一個晶片上。而該系統的晶片,猶如系統構造中的心臟或神經中樞。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在微流體生物晶片上刻劃出好幾條比頭髮還細的微流體通道(microfluidic channels),以同時進行不同「單細胞或核酸片段層級微流體樣本」的反應。所以,在精準醫療領域,微流體可以在大量基因中,快速找出受試者是否帶有疾病基因,進而提供治療方針。

例如,在次世代定序實驗架構中,將轉錄、定序的解析度提升到單一細胞或核酸片段的層次,實現真正的單細胞和核酸定序,活細胞只需要簡單處理後直接上機,每顆細胞和核酸片段分別引導至不同的微流體通道,保留樣本中每顆細胞和核酸片段一無二的基因資訊,透過定序呈現基因轉錄體(transcriptome)在不同階段與時間的變化。不論是研究或醫療檢驗用晶片,在系統中均為消耗性使用,而成為精準醫療領域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潛力市場。

系爭專利請求項及其申請歷史

Bio-Rad公司為系爭專利的專屬被授權人,該專利是關於一種能將待測單細胞或完整長片段核酸分成成千上萬顆微流體液滴(droplet/plug)在微通道上定序的微流體生物晶片。該晶片上的微通道藉由表面張力將流體擠壓(pinch off)為成串的微流體液滴,繼而分析每顆液滴中單細胞或核酸片段的反應,從而捕獲以前無法獲得的高度定量的數位結果。本案主要攻防為系爭專利的請求項1:

1. 一種微流體系統,包括(A microfluidic system comprising):

一種非氟化微通道(a non-fluorinated microchannel);

在前述微通道中,一種載流包含一種氟化油和一種包含親水性頭部基團的氟化表面活性劑(a carrier fluid comprising a fluorinated oil and a fluorinated surfactant comprising a hydrophilic head group in the microchannel);

在前述微通道中,具有至少一個包含水性平板流和被前述載流實質包裹微流體液滴,其中氟化表面活性劑所呈現的濃度,使得在平板流/微通道管壁界面處的表面張力高於在平板流/載流界面處的表面張力(at least one plug comprising an aqueous plug-fluid in the microchannel and substantially encased by the carrier-fluid, wherein the fluorinated surfactant is present at a concentration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at the plug-fluid/microchannel wall interface is higher than surface tension at the plug-fluid/carrier fluid interface.)。

由於,已有前案揭露以鐵氟龍(Teflon,一種氟化聚合物)或其他氟化油作為微通道的塗層,並且使用具有氟化界面活性劑成分的載流。該技術特徵導致載流會沾黏在微通道上,甚至於其上即發生反應。

因此,在系爭專利申請過程中,本案申請人對原來的請求項做出限縮修正(如前述請求項1.粗體畫底線處),將請求項中關於微通道的敘述增加「非氟化」之限制,並聲明載流中的界面活性劑雖與載流的化學性質相似,但和微通道管壁的化學性質不同。簡單來說,修正請求項包含了不會相互反應的「非氟化的微通道」和「氟化的界面活性劑」,以避免微流體液滴沾黏在微通道管壁並發生反應。

產品的技術特徵

10X公司所製造、銷售的微流體生物晶片系統(包含在台灣亦有銷售的單細胞VDJ定序)等六項產品中所附的微流體生物晶片,被控侵害系爭專利。經聯邦地院解釋請求項並逐一比對技術特徵(element by element),兩造同意被控侵權晶片「除其上之微通道塗層中含有0.02% Kynar(一種含氟樹酯)之對應技術特徵有爭議外,其他必要技術特徵均相同」。【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275期:精準醫療檢測的均等侵權判斷 — 2020年Bio-Rad Labs., Inc. v. 10X Genomics Inc.案


《北美智權報》第275期更多精采文章:

疫情下的台幣升值潮,產業界如何因應?

2021台灣綠能產業新修法展望

特斯拉的龍舌蘭:趣談「TESLAQUILA」與商標混淆誤認及地理標示

 
2021台灣經濟預測:明年會更好,但仍有疫情外的隱憂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讓人心煩意亂的2020年,終於再過一個星期就要畫下句點。那麼,2021年有機會好轉嗎?根據各家研究經濟機構的預測,台灣明年的經濟成長率,絕對比今年更好,甚至還有可能出現4%以上的較高成長。為什麼?因為「實在不可能更糟了」。

在討論2021年的前景時,先來看看2020年到底會有多糟。根據多個國際機構的估計,由於新冠肺炎造成的衝擊,全球的經濟在2020年將出現4%以上的萎縮。其中,IHS Markit認為,美國、日本、歐元區等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將分別出現3.45%、5.36%以及7.36%的衰退幅度。

因此,即使大部分國際機構都認為,2021年全球經濟會呈現4%以上的成長幅度,專家們也多半抱持謹慎態度。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就指出,「今年衰退4%、明年再成長4%;這就代表全球要到2022年,經濟規模才回得到2019年的程度。」

表1:近期台灣主要研究機構之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單位:%)資料來源:各單位

研究單位

2020預測值

2021預測值

日期

中華經濟研究院

2.38

3.73

2020/12/18

中央銀行

2.58

3.68

2020/12/17

台灣綜合研究院

2.52

3.53

2020/12/16

中研院經濟所

2.71

4.24

2020/12/16

行政院主計總處

2.54

3.83

2020/11/27

台灣經濟研究院

1.91

4.01

2020/11/03

2020台灣經濟,幾乎全靠科技業支撐

因此,台灣在一片衰退的2020年之中還能維持經濟正成長,顯得特別可貴。回顧今年的經濟情勢,不可諱言地,民間消費受到的負面衝擊最為慘烈,即使下半年台灣出現了報復性消費,國旅更呈現久違的熱潮,但許多飯店、餐飲、零售業早已在疫情中結束營業也是不爭事實。以中經院的預測為例,即使從今年7月以來連續調高經濟成長率,卻也同步看壞民間消費的表現。

表2:近一年來中華經濟研究院對台灣經濟成長與民間消費成長預測(單位:%;括號內箭頭為與前次預測比較) 資料來源:http://www.cier.edu.tw

預測日期

2019/12/19

2020/04/17

2020/07/22

2020/10/20

2020/12/18

經濟成長率

2.44

1.03(↓)

1.33(↑)

1.76(↑)

2.38(↑)

民間消費成長率

1.91

0.16(↓)

-0.06(↓)

-1.48(↓)

-1.56(↓)

換句話說,既然民間消費不振,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是靠著民間投資以及貿易出口帶動,前者包括台商回台投資,以及科技大廠對台灣加深布局,尤其是台積電的3奈米、5奈米先進製程,可說是今年民間投資的大亮點。在貿易出口上,台灣科技業也成為疫情中的意外受惠者:受到在家工作、上班趨勢的帶動,沉寂許久的PC、NB出貨量暴增,還有5G引發的設備換機潮,預估全年出口金額,比起2019年還是有1%左右的成長。

展望2021年,由於眾多藥廠都已經開發出新冠肺炎疫苗,許多國家也已經開始施打,倘若效果符合預期,全球可望從2021年開始逐步解除封鎖,讓日常的社交與經濟活動回到正軌;屆時,民間消費將會是受益最大的部門。此外,著眼於5G、AI創造的新商機,科技業的對外出口也可望維持成長。在內、外皆優的樂觀預期下,也難怪中研院經濟所、台經院都把台灣明年的經濟成長率,給予4%以上的高評價。

2021年,台灣產業須慎防台幣升值衝擊

不過,2021年還是有兩大隱憂必須注意:

  1. 台灣在2020年的民間投資以及對外出口,幾乎都是靠著科技製造業,尤其是半導體產業在支撐。誠然,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的競爭力,已經遙遙領先韓國與中國大陸,但是台灣除了半導體業外,還有廣大的石化、紡織、機械等傳統製造業,他們在今年的表現也許沒有科技業好,但創造的工作機會絕對不比科技業少。因此,如果明年經濟還是只能靠半導體業支撐,對台灣絕對不是好事。
  2. 新台幣在今年出現了兇猛的升值潮,年初時還有30兌1美元,到了年底則已經逼近28元,已經成為出口商的沉重負擔。雪上加霜的是,台灣在最新一次的美國財政部匯率報告中,重新回到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當中,其背後的意圖就是逼迫台幣在明年持續升值。這樣一來,勢必進一步打擊出口產業的競爭力,就算是今年表現亮眼的科技製造業,也很難從台幣的升值危機中脫身。


《北美智權報》第275期更多精采文章:

遠距醫療納入健保給付,2021年正式啟動!

大陸先進封裝「風雲再起」

《IP小辭典》早期公開制度

 
2021年網通產業關鍵趨勢:5G帶動Wi-Fi 6成為主流技術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測,受到2020年COVID-19疫情、美中科技戰與全球5G開始規模商用化等因素影響,2021年將是網通產業秩序重組的一年,網通產業明年將在技術發展上出現大幅變革。

圖一、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林柏齊分享2021年網路通訊產業趨勢。
圖片來源:MIC提供

隨著全球5G持續加速商轉,全球409家營運商宣布正在投資5G,其中125家營運商於52個國家推出5G商用網路,2020年5G用戶數有望達到2.2億戶規模。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林柏齊指出,展望2021年,不僅5G手機滲透率近四成,Wi-Fi 6也伴隨5G成為主流聯網技術,3GPP預計將在年第三季導入NR-RedCap技術標準。

趨勢一、Wi-Fi 6技術成為主流

隨著5G逐漸開展,Wi-Fi 6技術也成為聯網的主流規格,加上遠距工作的推波助瀾,手機、筆電、平板、寬頻終端產品出現換機潮,2021年Wi-Fi 6占整體Wi-Fi晶片出貨滲透率將超越50%。

Wi-Fi 6 是前幾代Wi-Fi的大幅升級,最大的改變是連網速度更快。Wi-Fi 5 最高能提供 3.5 Gbps;Wi-Fi 6跨多個通道的最大輸送量為9.6 Gbps,除了最多能減少 75%的延遲,還能把有線和無線訊號拉近到幾乎相同。Wi-Fi 6 技術讓資料編碼更有效率,並藉由更強大的處理器合理使用無線頻譜。

林柏齊指出,5G與Wi-Fi 6相輔相成, Wi-Fi 6也將伴隨5G成為聯網的主流規格,並支援更多元的高速、低延遲應用。2020年儘管面對COVID-19疫情,市場對Wi-Fi高速聯網需求仍強勁。2021年中後預計搭載Wi-Fi 6的設備,將占整體無線區域網路(WLAN)市場五成以上比重。

雖然許多產業因為疫情受到影響,但Wi-Fi產業供應鏈則持續受惠於疫情,市場預估聯網產品出貨需求,將至少遞延到2021年第一季;包括Qualcomm、Mediatek、Broadcom和Realtek等晶片廠商,都提出Wi-Fi 6 的晶片解決方案。

進一步從2021年搭載Wi-Fi 6終端產品趨勢觀察,5G手機的滲透率高達53%,包括Apple、Samsung等品牌業者5G手機均搭載Wi-Fi 6標準;筆電滲透率也有10%,像是Intel第九、十代處理器均搭載Wi-Fi 6。而寬頻CPE和無線路由器在明年的Wi-Fi 6滲透率均達9%,中高階閘道器將搭載Wi-Fi 6,先進國家Wi-Fi 6路由器出貨預計將會過半。

趨勢二、5G手機加速滲透

根據資策會MIC統計,2021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約13.55億台,其中5G機種約5.39億台,滲透率近四成(39.8%)。隨著5G市場擴張,為了滿足大螢幕高速串流觀影體驗,刺激產品更多元化,更多品牌推出商用摺疊式(foldable)螢幕機種,可捲式(rollable)螢幕也以概念設計問世,期待成為手機設計的新趨勢。

圖二、2019∼2024年5G手機出貨量與滲透率
資料來源:MIC,2020年12月

林柏齊認為,5G實現8K影像串流,讓折疊式/可捲式螢幕形成手機新賣點,透過折疊式設計達到擴增螢幕,將帶來更佳觀影體驗,折疊式商用機種陸續問世,唯生產良率與價位仍為制肘。而可捲式螢幕則解放應用使用尺寸限制,明年預計將有更多品牌嘗試推出結合手機的多元概念式設計。

趨勢三、NR-RedCap發展彌補中階物聯網缺口

為滿足特定缺乏長期電力供應且高傳輸速度的應用需求,3GPP預計將於2021年第三季,在5G NR與NB-IoT之間、導入折衷的NR-RedCap技術標準,可以期待未來物聯網服務組合將更加完整。

林柏齊指出,NR-RedCap將提供電信營運商新的物聯網技術,完善低、中及高速的物聯網服務組合,3GPP預計將於明年第三季導入降低裝置大小及功耗的NR-RedCap技術標準,期望滿足中階物聯網的需求。NR-RedCap將在2022年後商用,目前已有多家電信商啟動NB-IoT及LTE-M服務,帶動全球3GPP 低功耗廣域物聯網裝置數量成長。

圖三、NR-RedCap發展方向
圖片來源:MIC,2020年12月

趨勢四、FWA成為寬頻最後一哩新選擇

部分國家因幅員廣大的偏鄉區域光纖布建不易,吸引電信商嘗試以5G FWA(Fixed Wireless Access)作為固網最後一哩的選項,並淘汰過時的數位用戶線路技術(Digital Subscriber Line,簡稱DSL),資策會MIC預估,這將會推升2021年5G CPE(Mi-Fi與FWA)產業出貨達560萬台、成長率超過143%。未來除了傳統Cable、DSL、FTTx外,家庭上網更多了5G固定無線接入(FWA) 選項,特別適用於有線網路布建困難,或是建置成本過高的區域。

圖四、2019~2024全球5G CPE出貨預測
圖片來源:MIC,2020年12月

5G CPE成為網通業者新產品開發目標,一方面5G FWA獲得部分國家電信商青睞,做為布局固網最後一哩的補充或替代方案,並淘汰過時的DSL技術;另一方面,Mi-Fi的用戶也將逐步升級成5G產品。林柏齊指出,美國政府大力補助農村及偏鄉網路建置,加速5G FWA得市場發展。2020年美國FCC提出偏鄉數位機會基金計畫(RuralDigital Opportunity Fund,簡稱RDOF),首波補助160億美元,協助業者在寬頻網路未完善地區提供上網服務。今年美國RS頻譜標售結束,多家得標業者計畫以FWA服務申請補助,參與廠商包括有線電視業者、網路電信業者衛和星寬頻業者,美國偏遠地區因光纖布建不易,加上初期布建與後期維護成本高昂等考量,凸顯FWA的優勢與潛力,吸引服務商嘗試以5G FWA取代光纖成為最後一哩,可以期待美國將成為2021年5G FWA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因此網通業者也已陸續推出5G FWA相關產品,除了晶片解決方案,Nokia、Samsung、Casa Systems也推出5G FWA的相關設備。

美國電信服務龍頭AT&T宣布將停止DSL業務,衝刺光纖和無線網路服務,AT&T主要對手T-Mobile也看好FWA發展潛力,開始推出4G FWA服務,以爭取傳統固網用戶,未來將逐步升級成5G網路;而歐洲電信商包括BT、Vodafone、TIM等業者,都開始強化光纖網路、5G FWA、或是兩者混搭的網路建置模式,這些布局都將在2021年擴大5G FWA的市場。


《北美智權報》第275期更多精采文章:

《IP小辭典》早期公開制度

化學結構之專利檢索 - Ⅱ

《東協十國商標註冊系列》- 5 東南亞商標註冊要件與特殊規定介紹:泰國和越南篇

 
金融業界的智財管理大哉問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玉山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資訊長謝萬禮:「因為我們把金融創新當成一個很重要的策略主軸,所以很多金融服務、機制都會不斷進行創新,但有些服務及機制的開發不可能完全靠自己,必須要與外部廠商合作。我們過去常發現一件事,就是當我們把一些想法實現之後,便發現在很短的時間內,同業間就會出現同樣的服務或機制;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另一方面,我覺得專利在這方面是幫助蠻大的,就是說我們把靠自己研發出來的東西變成專利之後,同業間就知道這個東西不能隨便去繁衍,即使要採用也要花好一段時間才能調整出自己可以使用的產品。這可以把競爭時間拖長,也可以讓我們有更長的時間去享受研發競爭的成果。」

專家對談:「智財管理與公司治理」。左起: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法律科技創新服務負責人熊誦梅、 友達光電智權室資深處長余義勝、玉山金控資訊長謝萬禮、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副總經理鄭淑芬; 攝影:李淑蓮。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12月16日攜手國立政治大學產創總中心舉辦「智慧財產管理與公司治理產學調研報告發布暨專家研討會」,活動邀請了台灣智財界重要的業界代表,包括友達光電、宏�痋B玉山金融,以及對促進台灣產業有很大貢獻的財團法人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共同探討台灣企業的智財管理現況與未來發展。

調查發現,依產業屬性不同,台灣企業的智財管理發展亦有很大的差異。相較其他產業較早即投入智財保護與管理的科技業,多以技術保護為主,部分企業更已設立專責單位,依核心技術屬性分別進行專利布局,或辨識為營業秘密而加以保護。而過往以商標保護為重的金融業,則在金融科技(Fintech)的驅動下,逐漸意識金融專利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更表示想師法科技業,發展一套適合金融業的完善智財管理制度。勤業眾信表示,透過這場科技與金融業的對談,希冀激發關注智財管理的其他業者共鳴,讓智慧財產管理的觀念擴及並深根在所有台灣產業,無論透過專利布局、或是智財權活化運用,讓台灣企業擁有的智慧財產具有實質的貨幣價值,幫助台灣產業升級,站穩進軍海外市場的關鍵一步。

向科技業學習,金融業可以少走冤枉路

當天會議第二場專家對談「智財管理與公司治理」,由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法律科技創新服務負責人熊誦梅擔任主持人,與談嘉賓包括友達光電智權室資深處長余義勝、玉山金控資訊長謝萬禮、以及勤業眾信資深副總經理鄭淑芬。余義勝分享完他在科技業界的經驗後表示,如果金融業界可以跟科技業界學習,應該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

余義勝說;「過去在公司與會計部門的互動就是財務長來問要花多少錢打訴訟或是申請專利。面板產業競爭相當激烈,有利益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就會有訴訟。因為國際情勢就是如此,所以訴訟好像是變成了唯一途徑。訴訟的過程都是花錢買的經驗。剛開始面對訴訟的時候都會盤算如何應戰,然後再摸摸口袋看自己是不是有專利,如果沒有的話就會想去買,專利買賣也因此興起。如果別人知道你在打仗的話,賣給你的專利一定比較貴。所以如果自己可以申請專利可以說是一舉數得,一方面可以展現研發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證明你公司有這樣的實力。」

余義勝指出,友達自2004年從研發模式轉成戰鬥模式開始,可以說是經歷了3個回合。說3個回合是指在每次打完訴訟之後會簽合約,合約的效期通常只有幾年,而合約到期之後又會重燃戰火。在幾個回合下來,余義勝覺得是蠻成功的,因為友達已經可以完全用自己產出的專利來應戰。「專利、智慧財產權在公司是必要的投資,剛開始雖然要投資,但長久下來是可以有回報的。友達長期累積下來,已經可以讓公司在對外談判的時候站在一個比較有利的位子,談判下來也容易有比較好的結果。」

針對智財專利,金融業的佼佼者玉山金控有不同的體會。玉山金控資訊長謝萬禮分享了玉山金控在智慧財產管理的歷程。他表示自2016年以後,金融業因為Fintech的關係,才慢慢對專利領域的表現表示關注。玉山在1992年成立,過去對金融業的法規一直相當重視,管理非常嚴格。在初期,只會關注在使用軟體的時候會否侵權或有沒有被授權的問題。那時候的認知是金融業就是金融服務,服務業是沒有「專利」這個概念的,大部分銀行業者都是這種思維。

至於後來玉山金控在專利申請的部分急起直追是有原因的。謝萬禮表示:「因為我們把金融創新當成一個很重要的策略主軸,所以很多金融服務、機制都會不斷在進行創新,但有些服務及機制的開發不可能完全靠自己,必須要與外部廠商合作。我們過去常發現一件事,就是當我們把一些想法實現之後,便發現在很短的時間內,同業間就會出現同樣的服務或機制;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另一方面,我覺得專利在這方面是幫助蠻大的,就是說我們把靠自己研發出來的東西變成專利之後,同業間就知道這個東西不能隨便去繁衍,即使要採用也要花好一段時間才能調整出自己可以使用的產品。這可以把競爭時間拖長,也可以讓我們有更長的時間去享受研發競爭的成果。」

針對金融業的侵權問題,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法律科技創新服務負責人熊誦梅指出,就在2019年,台灣已經有金融機構被控告了專利侵權,所以這個風險是存在的。

不過,余義勝認為被告不一定是壞事,這是一個從nobody變成一個somebody的過程。他指出從被告到應戰,都會碰到一個問題,就是老闆會問:「我們不是有很多專利嗎?拿出來反告他們吧。」其實就算手中有幾百幾千件專利,也很難拿出來告人。所以也因為經過這樣一個學習的過程,才知道如何去申請有用的專利,這一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余義勝說:「現在可以自誇一句,競爭同業只要敢來告友達,第二天就會馬上被告。要有這樣的底氣和能耐,當然要靠平常的建立。Fintech是一個新興的領域,如果一開始能結合我們科技業從失敗到成功的經驗,應該可以省掉許多力氣和金錢,讓投資更划得來。」

熊誦梅指出,如果真的要用的時候拿不出專利,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趕快去買,這部分可以找相關專家來協助,看應該買什麼專利,她認為可以提供給金融科技業作參考。熊誦梅個人推測是因為金融業給人的印象就是財力雄厚,所以不管是否可以告成,但成為被告的機會不低。

對此,謝萬禮相當認同,他指出過去金融業大家都以為是同業在競爭,但Fintech進來之後完全不一樣,因此,如果還是用傳統的角度去看,那未來會面臨很大的風險。因為有許多Fintech公司擁有許多專利,這時候只要推出一項新的服務或機制,便很容易會踏到別人佈下的地雷。所以在投入新計劃之前,就要先進行專利地圖檢索,先看一看,不要等最後投入很多人力金錢之後才發現已掉入了陷阱。

經過數年的經營,謝萬禮體認到雖然專利數量是一個很大的評估指標,但專利必須長期研發及維護,數量龐大的專利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因此到後期真的要好好思考:那一些是有價值、值得保留的專利?那一些是有用的專利?必須要用專利來彰顯數位品牌的專業,這是金融業對未來挑戰應有的想法。這幾年間玉山金控不僅在專利數量上有長足的成長,而且幾乎全部是發明專利,可以說是質量並重。

具體評估企業IP治理制度與風險 強化公司治理能力

針對業者的面臨的挑戰,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副總經理鄭淑芬表示,科技業與金融業之距離已越來越近。她很驚訝金融業對科技業的渴望,而玉山金控在這方面可以說是金融業的模範生,不僅超前佈署,且相當積極。但她認為現在要的不僅是IP地圖,更重要的是風險地圖。不管是科技業或是金融業,在研發還沒投入之前,便要進行風險盤查。風險盤查對金融業是很痛苦的,因為沒有足夠的人才去進行風險盤查,就算現在進行教育訓練也來不及、就算去買專利也不一定買得到合適的。因此她認為公司平常就要建立完整的資料庫:「我們要怕的不是現在,是3-5年後的專利戰,不要被眼前的一片祥和迷惑了。針對風險管理地圖,也可以由國家主導,針對Fintech做一個風險管理地圖,不用各家銀行自為政,以免資源浪費。」

鄭淑芬指出,企業在布局和發掘其影響營運的重要智慧財產策略時,應留意例如取得、保護、維護與運用等過程,以建置妥善的管理制度。建議也可採取策略導向地使智慧財產權的生命周期,從衍生至消滅各階段皆建立具體的評估指標與執行規畫,依據企業自身的需求,考量企業本身的產業定位、營運策略、商業模式、產品/技術生命週期等經營活動與策略,提供最適切的智慧財產風險管理機制及解決方案,及擬定智財戰略與執行。此外,鄭淑芬也提醒,企業亦可偕同外部專業智財團隊協助,藉由設立技術或商業機密資訊保護機制及進行智財盡職調查服務。透過台灣智慧財產管理系統(TIPS)驗證,強化公司治理能力,讓企業據以取得競爭優勢並確保智慧財產權實施與營運的自由。

綜合觀察產業的IP現況與未來布局

隨著台灣企業保護智慧財產的意識升級,調查研究發現,從科技業至金融業乃至其他高度關注智財管理的企業,皆開始思考企業的智慧財產布局和管理策略。目前科技業多已設置專責的智慧財產部門保護其核心技術,甚至頂尖業者更是擁有完整的營運和活化智慧財產的經驗與能力,區分核心與非核心技術,進行保護或授權、交易等運用。過往金融業雖偏重商標保護,但受到Fintech影響,金融業者也開始重視智慧財產的研發、管理與保護,甚至部分業者表示已透過收購或異業合作的方式取得相關技術,未來更希望朝向系統性的專利布局,及營業秘密分權控管制度發展,建立金融業的完善智財管理制度。


《北美智權報》第275期更多精采文章:

遠距醫療納入健保給付,2021年正式啟動!

特斯拉的龍舌蘭:趣談「TESLAQUILA」與商標混淆誤認及地理標示

中國《專利審查指南》修正2021年1月15日起施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