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區塊鏈發展聚焦於公部門應用、垂直領域應用和功能性應用三大方向,但隨著區塊鏈進入3.0時代,比起過往熱度最高的加密貨幣,支付、匯款、信貸、證券、保險等泛金融應用,才是區塊鏈新創的布局重點;另一方面,雖然要在實體經濟、物聯網與數位應用導入區塊鏈的難度較高,卻是發展可期的一塊。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統計,2019年全球企業導入區塊鏈支出預算近29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88.7%,2022年全球支出將增長至124億美元,2018∼2022年複合成長率76%,潛力巨大。在區域市場發展方面,2018年北美為主要支出市場(36%),歐洲為第二大區域,再其次是亞太地區。雖然亞太地區目前市場規模不及歐美,但2018∼2024年的複合成長率高達87%!在2017至2018年間,新創獲投資加速成長,但隨著比特幣價值跌落,2018年Q3新創獲投狀況明顯趨緩,從2019 年開始,加密貨幣新創逐漸轉向其他產業應用。
圖一、區塊鏈應用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coingecko.com (2019)、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日前舉辦「區塊鏈產業創新趨勢與應用研討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計畫經理鄭凱安在會中指出,區塊鏈技術依托於現有網路環境中,提供新的資訊儲存與交換機制,區塊鏈與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相同,屬於跨產業的支援技術,區塊鏈具備不可竄改的特性,可以保障資料安全,建立交易信任;「去中心化」的特點則可提升交易效率、避免中介剝削。區塊鏈1.0是加密貨幣、區塊鏈2.0是代幣經濟和泛金融應用、區塊鏈3.0則走向供應鏈溯源、資料共享與認證、數位資產管理等多元產業應用,政府的加強監管,將促使區塊鏈轉向產業應用。
圖二、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計畫經理鄭凱安 吳碧娥/攝影
鄭凱安觀察,目前全球區塊鏈發展聚焦三大方向:公部門應用、垂直領域應用(如供應鏈、物流、醫療等)、功能性應用(如身分管理),至於區塊鏈導入是否能成功,重點在於新興營運模式是否能為產業創造價值。
新創區塊鏈布局重點
這幾年創投在區塊鏈投入很多,早期都是投資加密貨幣、虛擬貨幣,但這幾年很多發幣機構紛紛倒閉,加密貨幣與礦機相關應用發展,與幣價聯動高,在各國政府監管下,較難有很大的突破。在金融科技引領的熱潮下,支付、匯款、信貸、證券、保險等區塊鏈的泛金融應用仍然受到注目,只是新創在為金融機構開發應用服務之餘,亦面臨來自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鄭凱安預測,實體經濟、物聯網與數位應用投入持續成長,導入應用需要多方合作,並布建可能的基礎架構,雖然難度較高,相對的是成長可期的一塊。
鄭凱安強調,區塊鏈的技術必須和產業應用領域跟相結合,因為要了解企業的流程,才知道怎麼把區塊鏈的特性應用進來,不是技術提供者就可以自行導入的。大廠導入區塊鏈則有兩種策略趨勢,一是直接和特定的產業合作,協助業者的區塊鏈應用;或是打造區塊鏈的技術平台,類似AWS或微軟的模式。區塊鏈在台灣的發展同樣走這兩種模式:資服業者可以當區塊鏈的技術提供者,或是業者找法人、新創提供區塊鏈的技術,共同發展區塊鏈的產業應用。
國際貿易金融案例:以色列新創公司Wave建立跨國交易的新信任機制
在傳統國際貿易活動中,高度仰賴紙本傳遞及審核,耗時且成本高,又因為買賣雙方無信任基礎,需依託銀行信用證明代替商業信用,但紙本容易遺失、有偽造的風險,以色列新創公司Wave建立跨國交易的新信任機制,利用區塊鏈簡化貿易流程,並防止竄單的情況發生。鄭凱安指出,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銀行引進Wave公司技術,在區塊鏈上完成國際貿易所需的文件交換與驗證,簡化銀行擔保與文件往返確認程序,可應用於跨境金融、供應鏈金融、資產擔保證券等領域,愛爾蘭農業合作社Ornua與東非食物批發交易商Seychelles的跨境農產品採購交易,都是採用Barclays與Wave的平台完成文件驗證與清算,建置前處力交易要耗時7∼10日,現在只要花短短4小時內就可完成。
鄭凱安也強調,選擇區塊鏈應用對象時,要先有明確的應用與痛點,並確定產業鏈中的合作對象,同時要思考區塊鏈之外的解法,避免「為區塊鏈而區塊鏈」。推動區塊鏈的問題不在技術,而在於如何建立可獲利的營運模式,靠的是技術提供者與領域業者之間密切的配合。鄭凱安認為,區塊鏈的獲利或效益有幾種可能,包括產品溯源帶來的商業機會、效率提升與成本降低,或是建立新應用服務與商業模式,未來網路將走向多元Edge應用,預期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及數位ID認證,將在未來的資料經濟生態體系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區塊鏈下一步將怎麼發展?
企業導入區塊鏈與去中心應用評估方面,區塊鏈愛好者協會理事長高崎鈞指出,區塊鏈的應用可以解決產業鏈本身資料彈性及互操作性不足的問題,像是商品防偽、產品供應鏈等應用。此外,區塊鏈可以提升產業決策的透明度,降低交易對手不履約的風險,若有糾紛直接從鏈上解決,不用再對簿公堂。透過資料交換機制完成供應鏈協同供貨,企業間彼此授權資料,減少決策的不確定性、共創多贏局面。
圖三、區塊鏈愛好者協會理事長高崎鈞 吳碧娥/攝影
高崎鈞預估,未來將有許多新興角色因應而生,衍生更多資料驅動的創新服務,例如維護底層公鏈運作的Baas(Backend as a Service,後端即服務)廠商、提供產業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去中心化應用程式)設計的專業資料服務顧問、符合監管法遵規範的企業內稽外稽服務、區塊鏈資料解釋和預警專家,還有AI大數據分析BI提供智慧決策加值,以及錢包系統服務與區塊鏈帳本瀏覽器等工具提供商,以上各類創新服務將活絡產業,並帶動整個供應鏈產值,而產業鏈中原本中心化角色也不會消失,因應需求各自兼容並行。新創投入區塊鏈的產業分工,可以帶動整個產業,讓市場的餅做大,因為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產業資料不會存放在大者恆大的中心資料庫裡,讓更多人能夠參與並提升效率,小國或小廠更能保有自有資料的自主性,雙方得以對等互惠的機制進行合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