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延燒至今(2021)年,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5月中升起了防疫三級警戒,全島一命業業兢兢嚴控疫情,終於迎來7月底「降級(二級)不解封」。隨著各行各業逐步微解封及疫苗覆蓋率的提升,眾多企業也從採取居家上班、分流等防疫措施,陸續恢復實體辦公室運作,如今人們的問候語已從「你居家了沒?」變成「你打疫苗了沒?」儘管國內疫情緩和,力拼疫苗接種速度,期望逐步回到日常,但是COVID-19這隻病毒它不會消失不見,人們必須從現在起習慣與它和平共存,包含面對其他可能的未知風險,展開疫後工作或生活的「新常態」。
疫情顛覆職場 遠距工作模式需求增長
過去一年多,從全球多國受疫情影響數度施行封城、解封的防疫經驗,企業為減少員工間的接觸並持續保持運作,紛紛切換為居家上班(Work From Home;WFH)的遠距工作其需求增長,職場的工作生態明顯起了變化;而因為遠距工作環境驟變,員工得以重新思考個人的生涯規劃。根據微軟「2021工作趨勢指數—混合工作模式即將顛覆現狀—我們做好準備了嗎?」對全球31個市場(包括臺灣),約3萬名員工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73%受訪者希望能繼續保有彈性遠距工作的選項;有41%考慮在今年離職;另因為可以遠距工作,有46%有搬家的打算。也就是說,新工作時代,企業能否提供彈性靈活的工作型態(例如遠距工作、混合工作模式),可能進一步決定了適格員工的去留或人才加入的意願。
臺灣開放遠距工作 高層支持是成功關鍵
在國內今年5月進入三級警戒後,網上即流傳一份完全匿名的「台灣企業防疫政策普查」問卷,調查網友所任職的公司,是否已開放在家上班。截至7月28日止,這份問卷已湧入超過7,500多人匿名填寫,依統計結果,國內企業「不能在家上班」比例最高,約32%;第二為「分流在家上班」(例如分為兩組輪流上班)約22%;「開放自由在家上班」(只保留必要人員至公司上班)占約20%僅居第三;剩餘公司則採取各種的防疫作法,「全部在家上班」僅占約1%。
至於對公司防疫政策的滿意度(1至5分),最多人(38%)只給最低1分,其次(22%)給了最高5分,好或壞回應十分兩極,可解讀為,許多公司積極防疫超前部署,獲得員工讚賞,但更多時候公司消極無作為,未能替員工安全設想,成為疫情下民怨所在。
不論該份問卷填寫內容的真實性如何,遠距工作模式早已在某些工作中運行多年,此次疫情國外大型科技企業(例如Facebook)甚至同意員工申請永久遠距工作。儘管許多研究支持遠距工作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等優點,但在臺灣的環境與企業文化下,老闆的看法普遍還是希望員工能夠進辦公室辦公「看得到才安心」,企業高層是否支持,是實施遠距工作成敗的最大關鍵。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1.8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